庶地主都择山脚、河边等荒地种植苜蓿等牧草,饲养几十头或几百头马匹,能够培育出战马卖给军队,获利便会高于田租所得,如果能够培育出好马,获利便远高于田租,但如果培育不良,就只好低价卖给自耕农和官府做挽马拉车之用,但所获取的利润也与田租持平。

    对于这些寒庶地主而言,养马不耗费田地,所用的牧场都是贫瘠土地,先期投资就是配种费,因为种马太贵,许多牧场主便去官方牧场配种,配种费虽高也比种马价格低多了。一旦培育成功,只要精心按照太仆丞下发的册子好好养殖,繁殖率很高,存活率也很高,他们可以高价聘请太仆寺培养出的中高级牧师和兽医前去为他们指导。

    五年之后,吕布除了在官办牧场里有二十多万头战马,从民间的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处买来十万多头战马,尤其是寒庶地主处饲养的马匹多达七万多匹。

    这么多马,每年的精细饲料耗费无数,是一个无底洞,靠赋税和屯田所得去支撑,太过吃力。

    吕布便想起了后世某个自由贸易港里风靡全港的赌马,虽然经常有人传说谁赌马中了多少钱,但赚得更多的是官府。

    吕布吸收这个成功的经验,创立了赛马博彩制度,准备以马养马。

    先在邺城建立了一所赛马场,几乎完全按照某港的赛马场布置,阶梯形看台将占地一百亩的赛场围住,看台上可以容纳一万多人驻足观看,同时由太仆寺的赛马司的人员负责点开赌局。

    每天赛两场,赛前二刻钟,参赛马匹在赛场绕场踱圈,让赌客观看参赛马匹的竞技状态,然后赌客根据自己的判断涌向投注窗下注,一直持续到开赛前一刻钟。一倍赌注为十钱,也可以多倍下注。十匹马同场竞技,能够压中第一个或第二个到达终点的马匹,都可以赢得奖金。奖金额按投注总额而定,一旦冷门马夺冠,奖金就高,甚至有可能十文钱就能赢近百万钱。正是这种一夜暴富的诱惑力,使得很多百姓迷赌马迷到了痴恋的地步。

    其实大部分赌民到最后都是为了中央官军的马政做无私贡献,既费钱又费时间和精力,只有极少数人能一圆发财梦,但那极少数人的传奇足以刺激其他的民众疯狂地参与赌马。

    在赛马场开业第一天,吕布乘骑赤兔马,同典韦的青鬃马、徐晃的骅骝马,还有另外七名将领骑着名马,一起竞跑。天子、太后、卢植和其他王公大臣都赏面参加,场面异常火爆。

    吕布没有刻意地制造悬念,任由赤兔马发挥,轻而易举地,第一个跑到终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