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掩饰行踪,只能远远地跟着,距离韩绛二里多地,韩绛回头去看,已经看不到斥候队的影踪,他便以为没有人继续追踪,放心地逃去那个大部落,却不知他的影踪都逃不了后面斥候队长手里的千里镜。吕布在数月前成功地造出透明玻璃以后,便尽量造出了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做成千里镜,发展到现在,每个旅级将领和每个斥候队长手里都有一个千里镜。

    不提斥候队对这个部落头人韩绛的追踪,吕布领四千骑兵将这个小部落团团围住,在韩帚这个匈奴内奸的说服下,这个部落大部分人都俯身下拜,仅有那个头人的一百多个同宗亲属不肯屈服,但被中央军的数千把弩弓指点着,他们被迫下马请降,但已经错失了成为汉化匈奴人的机会。

    跟之前扫荡的几十个匈奴部落一样的处理,这个部落的六千匈奴人被分成四种人:

    第一等,有二百多个精壮男子骑射本领好又钦慕大汉王化,便被编入中央军外编匈奴兵团,现在的匈奴兵团名义上的大统领是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实际上的统领是度辽将军鞠义和护匈奴中郎将朱灵二人。

    第二等,有一千多人不愿意继续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愿意跟汉人学习耕种做法,便编入朔州建设兵团,朔州正是吕布未来准备在河套地区设立的一个州。

    第三等,剩下的牧民,有三千多人继续在河套地区放牧,但他们暂时被限制使用兵器,他们的马匹、弓箭、兵器、盔甲暂时全被收缴,他们被编入朔州建设兵团里面的畜牧场,遵循吕布根据后世草原惨痛教训而拟定的科学畜养的方法来放牧,等到大局已定后,当地要建立起郡县兵,这里面符合条件成为地方郡县兵的才会发还马匹、兵器、盔甲。

    第四等,有二千多匈奴人不愿被汉化或已经没有资格被汉化了,也会被编入朔州建设兵团,但是等着他们的是繁重的筑城劳役。

    西汉武帝时期在河套地区设置了许多郡县城池,西汉末年天下大乱,这些郡县城池大多都被废弃了,匈奴人不懂筑城技术,又不习惯住在城池里,所以没有修缮,吕布便从并州、冀州召集农夫来把这些废弃的城池重新修筑起来,可从并州、冀州召集民夫,耗费时间耗费粮食,不如就地役使当地匈奴人。

    吕布把所有被平灭的匈奴部落里不同意说汉话、学汉字、穿汉服、从汉俗、蓄汉发、嫁汉人、改汉姓的匈奴人全部编入筑城的工程队里,而且是全部打散,避免他们串联叛乱,只发当天口粮,不发工钱,修完一个城池以后,还让他们去修桥铺路、开矿伐木,若是这种劳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