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卷了银票细软不说,连宅子都给偷偷变卖了!如今可真是树倒猢狲散——大太太带着嫁妆回了娘家,二姨太拐走了两箱古董,三姨太...”

    老掌柜摇摇头,“如今索府就剩个空架子,那些个掌柜的,谁手里没他家出来的东西?”

    陆嘉衍闻言恍然大悟,敢情是索府的家底儿都散出来了。这阵子市面上突然冒出这许多好物件,这还哪有人找他要物件啊?

    陆嘉衍望着老掌柜问道:“那依您老看,这阵风过去...得什么时候?”

    王掌柜急得直拍大腿:“嗨!要不是老朽这身子骨不争气,早出去扫货喽!”

    他拽着陆嘉衍的袖子道:“眼下琉璃厂那些个掌柜都捂着货不出,好些铺子也没钱进。您可不就赶着巧了——这会儿满大街都是急着用钱的主儿!”

    说着朝富贵那厢瞪了一眼:“这兔崽子学艺不精,现在东西还认不全。您是知道的,打一次眼就白干三年啊。要不然,我早让他出去转悠了!”

    陆嘉衍听罢,郑重地抱拳深施一礼:“今儿个可多亏老掌柜指点,要不我还蒙在鼓里呢!”又闲话片刻,这才起身告辞。

    走在胡同里,陆嘉衍心里已有了盘算。眼下京城市面虽不景气,可沪上却另有一番天地。那些个精巧小件,倒不妨往南边寻个出路

    他自不是那等贪心之人,深知这行当里“各派师傅”的厉害。盘算着只在相熟的圈子里走动:一来这些人家出来的物件,来历清白;二来遇上拿不准的,还能先压着货款,带来请王掌柜帮着掌眼。

    殊不知,此时的京城古玩行里早已暗流涌动。正所谓“一鲸落而万物生“,索大人的倒台,在这潭深水里激起了千层浪。

    多少人的命运,都随着这棵大树的倾倒而天翻地覆——有人趁机设局,有人仓皇出逃,更有人在这乱局中嗅到了翻身的机会。

    古玩行里最落魄的,莫过于那些眼力平平又囊中羞涩的主儿。既凑不出本钱置办像样的铺面,又缺乏慧眼识珠的真本事。

    这些人只得干起“铲地皮“的营生,美其名曰“包袱铺“——夹着个蓝布包袱走街串巷,便算是开门做买卖了。

    城西有对出了名的兄弟,周三和墩子。这哥俩虽算不得行里的人物,却在市井中混出了名堂。

    每逢捞到东西或是听到风声,总能在酒肆里看见他们领着帮同行聚头。那些个包袱铺的伙计们,就着二两烧刀子,把收来的铜钱、鼻烟壶、字画在油腻的桌面上排开,倒也自成一番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