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都督府司马许敬宗、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

    “命为东宫左、右长史。”

    “新安县令刘仁轨调任兵曹参军。”

    太子李承乾口中再度吐出了两个人名。

    “殿下,臣这就去办。”

    尽管杜荷不明白为什么李承乾招揽了这么多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进入东宫,可他还是恭敬的行礼,下去安排了。

    事实上,唐初的名臣武将有很多,真正能够为东宫所用的几乎没有。

    也许有些人愿意被太子招揽,但东宫拿不出对应的官职,比如席君买,人家立功之前就是从六品下的果毅都尉,现如今已经是正四品上的折冲都尉了。

    真正能够由李承乾自由任命的官职除了正四品上的东宫左、右卫率,只剩下正七品上的左、右长史,正七品下的录事参军,从八品下的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胄曹参军事、骑曹参军事等。

    还有就是正六品的千牛备身,以千牛执细刀、弓箭,以备身宿卫、侍从,以主仗守戎服、器物。

    只有这些本就处于微末,不为人所注意的名臣、良将才适合现在的东宫。

    ..............

    时间飞逝,眨眼已到未时,日昳午后。

    太子李承乾陪着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李丽仙用过了午膳,再度回到了明德殿。

    “呼!!!”

    眺望天边,这位年仅22岁的大唐太子长吐出一口浊气,眼眸眯了起来。

    后世关于历史的遗憾很多,最为特别的便是四位最伟大的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他们的嫡长子都未曾顺利接班,而在大唐之前,唯一一位顺位接班的皇太子竟然是西晋惠帝司马衷,这位智力残缺的传奇人物。

    前有扶苏、刘据,后有朱棣,李承乾心中百感交集,他所面临的处境恐怕比他们更加绝望。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唐太宗16岁从万军从中救出了隋炀帝,18岁支持李渊起兵争夺天下,先后击败薛举、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22岁被加封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27岁仅用了800府兵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太子之位,28岁成为了大唐帝国的皇帝,贞观之治,内外兼修,被誉为唐朝第一盛世。

    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拥有宿慧的李承乾心中生出了无力感,这简直是地狱级难度。

    不过,他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