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而是背负着一块巨石跑来跑去,搞出不小的动静。

    “元易师兄可看出他们在做什么?”

    太乙真人站在元易旁边,也在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群背石头的人族孩童。

    “打磨体魄,淬炼自身血气,似乎是和巫族学来的。”元易回应道。

    “元易师兄说的不错,确实是与巫族学来的,但不得精髓,也多亏未得精髓。巫族的体魄天生有别于其他族群,他们的法门,与仙道区别太大。”

    玉鼎在一旁接话道,目光看向元易。

    “元易师兄对于巫族,比我们更为了解,以为如何?”

    “巫族的法门,凝练地浊之气,确实与仙道有所冲突,难以掌控。”元易话语微顿,“不过人族,似乎也有其特殊之处。”

    “特殊之处?”玉鼎皱眉沉思,“师兄所说,莫非是指人族的神魂?”

    “不错,人族有三魂,天魂地魂人魂,我等无法直接学巫族法门,因我等道性天生,仙道是最适合我们的路,且我等元神唯一,元神沾染地浊之气影响道性。”

    而人族,却是三魂独立,是不是可以像自己修法身神通那般,独立开来?

    比如说,以地魂去适应地浊之气?

    元易心中推演着,却是摇了摇头,此道可行,却不通。

    因为金丹大道最后修出元神来,还是要三魂七魄归一,根本无法避免。

    除非,完完全全放弃去走金丹大道,而另辟蹊径,可这样做,分明就是在为人族真正开创一条单独的修行之路了。

    那是什么?体修?

    修行到最后,那不就跟现在的巫族一样了吗?放弃了元神,只修体魄。

    可这一条路,根本走不通啊,大巫就是顶点,更别说证道成圣了,没有半点希望,祖巫后土与玄龟,都没能将这条路延续向圣人之境。

    只是这么一想,元易却是突然发现自己思维陷入了一个误区。

    自己判断这一条路是不是通畅的,竟是以其能否有证道成圣的希望为依据。

    终究是自己习惯性的认为证道大罗是理所当然之事,忘了亿万生灵实则也难以有一个能走到大罗的门槛前。

    自己认为前方不通的路,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生灵而言就是通天大道,因为他们根本触及不到尽头,又谈什么前方无路呢?

    巫族的法门固然不能证道踏上圣人之路,甚至准圣都难,可却能走到大罗之境。

    巫族没有元神,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