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用他,改革朝廷的弊制。
这个赵磊,怎么时间选的这么好,趁着三边兵变,户部缺银,百官反对茶盐现钱触怒官家的时候上这份万言书,如果这个时候反对,既有可能连官家都得罪了,李迪和吕夷简可不像那些抱成团反对茶盐现钱法的朝廷官员,他们一个刚来汴京不久,一个和朝廷百官不穆,如果出了事情,恐怕除了落井下石的,不会有雪中送炭的,所以官家从新启用赵磊的事情,他们绝对不能反对,但是让赵磊崛起,就一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进退两难,何必当初呢!李迪和吕夷简心中懊悔的想到。
而宋绶和枢密院的两位枢密使,却对赵磊持欢迎态度,毕竟赵磊这份万言书,是支持改革的,宋绶改盐茶钞引为盐茶现钱,本身就是改革,加上改革如果成功,就能化解户部缺银的危机,让户部拨下积欠军方的饷银,所以王曙和王德用,欢迎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反对呢!
而孟王和蔡齐,则属于中立派,孟王上次支持李迪和吕夷简将赵磊罢官,只不过是认为赵磊在太医局有些屈才,如果让他继续干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从太医局跳到更宽阔的舞台,所以对现在赵磊写出万言书十分赞赏,不过赞赏归赞赏,孟王却不愿赵磊这个时候入官场,这个时候实在太敏感了,谁知道赵磊的到来,会引发什么样子的后果,但赵元俨又不愿阻挡,所以只能束手中立了。
蔡齐中立的理由更加简单,因为他和赵磊无仇无怨,也没有关系,所以不愿参合到两位宰相和一位参知政事还有两位枢密使的斗争中去,保持中立,恐怕是最好的办法。
“你们现在怎么看?”官家赵祯依然淡淡的说道,但是话语中,却充满让人不能拒绝的威仪,沉迷多时的赵祯,在大宋面对困难的时候,终于惊醒,开始展现他身为大宋皇帝威严的一面,为大宋渡过难关开始肩负掌舵人的责任。
看着赵祯前后的变化,朝廷七位重臣感触颇深,但是这个时候,却不是感触的时候。
参知政事宋绶,第一个出列朗声说道:“启禀官家!赵磊这篇万言书,字字珠玑,条条明理,文中充满对大宋的忠诚以及对大宋朝廷的无奈,更清楚写出改革这些弊制的办法,微臣以为,现在朝廷户部无银,三边兵变,正是从启赵磊,助官家重整江山的大好机会。”
宋绶一句话,直接将赵磊最后词中一句漏洞给堵住,让人无法再抓会‘收拾了山河’这句话做文章,不愧是状元出身,果然机智啊!
“好!宋爱卿的话,颇合朕意,两位宰相
这个赵磊,怎么时间选的这么好,趁着三边兵变,户部缺银,百官反对茶盐现钱触怒官家的时候上这份万言书,如果这个时候反对,既有可能连官家都得罪了,李迪和吕夷简可不像那些抱成团反对茶盐现钱法的朝廷官员,他们一个刚来汴京不久,一个和朝廷百官不穆,如果出了事情,恐怕除了落井下石的,不会有雪中送炭的,所以官家从新启用赵磊的事情,他们绝对不能反对,但是让赵磊崛起,就一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进退两难,何必当初呢!李迪和吕夷简心中懊悔的想到。
而宋绶和枢密院的两位枢密使,却对赵磊持欢迎态度,毕竟赵磊这份万言书,是支持改革的,宋绶改盐茶钞引为盐茶现钱,本身就是改革,加上改革如果成功,就能化解户部缺银的危机,让户部拨下积欠军方的饷银,所以王曙和王德用,欢迎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反对呢!
而孟王和蔡齐,则属于中立派,孟王上次支持李迪和吕夷简将赵磊罢官,只不过是认为赵磊在太医局有些屈才,如果让他继续干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从太医局跳到更宽阔的舞台,所以对现在赵磊写出万言书十分赞赏,不过赞赏归赞赏,孟王却不愿赵磊这个时候入官场,这个时候实在太敏感了,谁知道赵磊的到来,会引发什么样子的后果,但赵元俨又不愿阻挡,所以只能束手中立了。
蔡齐中立的理由更加简单,因为他和赵磊无仇无怨,也没有关系,所以不愿参合到两位宰相和一位参知政事还有两位枢密使的斗争中去,保持中立,恐怕是最好的办法。
“你们现在怎么看?”官家赵祯依然淡淡的说道,但是话语中,却充满让人不能拒绝的威仪,沉迷多时的赵祯,在大宋面对困难的时候,终于惊醒,开始展现他身为大宋皇帝威严的一面,为大宋渡过难关开始肩负掌舵人的责任。
看着赵祯前后的变化,朝廷七位重臣感触颇深,但是这个时候,却不是感触的时候。
参知政事宋绶,第一个出列朗声说道:“启禀官家!赵磊这篇万言书,字字珠玑,条条明理,文中充满对大宋的忠诚以及对大宋朝廷的无奈,更清楚写出改革这些弊制的办法,微臣以为,现在朝廷户部无银,三边兵变,正是从启赵磊,助官家重整江山的大好机会。”
宋绶一句话,直接将赵磊最后词中一句漏洞给堵住,让人无法再抓会‘收拾了山河’这句话做文章,不愧是状元出身,果然机智啊!
“好!宋爱卿的话,颇合朕意,两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