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一脸迷惑的站在花灯下面,看着花灯想到。

    疑惑的赵磊突然看到人群之中书画院的官员文同,想到文同是苏洵的表侄,赵磊突然想到,“雪径人踪灭,打半句七言唐诗”这个灯谜,好像是苏轼想出来的,而谜底就是……

    心中有底的赵磊,轻松下来,淡笑看着皱眉苦思地文彦博和周围朝廷官员。

    时间慢慢过去,居然没有一个人猜到这个灯谜,文彦博脸色越来越紧张,寒冬中冷汗居然都流了出来。

    “下官猜不到!”文彦博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到答案,脸色白的苦笑对赵磊和王素说道。

    “既然文大人承认猜不到,不知赵大人可有答案啊!”王素早知道凭文彦博的才智,根本查不到这个灯谜的答案,笑眯眯的对赵磊问道。

    赵磊微微一笑,拿起花灯下面的纸笔,挥毫泼墨,很快将谜底写了出来。

    “雀飞入高空!”文彦博看着赵磊的谜底,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的说道。

    着赵磊的谜底,所有人都在沉思,不明白赵磊的意思。

    就在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官员,突然走了出来,拿起赵磊放下纸笔,在赵磊的谜底下面写了一句唐诗。

    “一行白鹭上青天!”年轻官员写完之后,在“鹭”字中间拦腰一划,淡然说道:“灯谜的谜底是一行白路,而赵大人刚才写的也是一个灯谜,灯谜的谜底是鸟上青天,两个谜底拼在一起,就是一句完整的七言唐诗!”

    年轻官员的话,让附近的众人恍然大悟,交口称赞赵磊和年轻官员的机敏才华。

    “这位大人是?”赵磊看到居然出现一个如此机智的官员,但却没有听说过,疑惑对他问道。

    “下官承德郎刘敞!”年轻官员不亢不卑的拱手对赵磊说道。

    听到年轻官员刘敞的话,赵磊心中一震,眼前年轻官员,难道就是历史上和欧阳修相交莫逆,被多位朝廷大佬称为大宋才华横溢学识最渊博的经史学家,帮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同时和苏轼等人共同对抗王安石改革的刘敞刘原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