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北雄 >
    
其实是给农民留下了一点余地,可以随便交易,不用再受制于朝廷法令,只能任由贵族鱼肉盘剥,起码买卖的时候价格上会公平一些。

    这是户部官员的建议,若没有苏亶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苏亶本身是贵族,又随李破从云内起兵,一步步走到现在,可以说是深知田亩制度的情弊,朝中修订唐典,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要施展一下自己的才干。

    而像很多革新一样,必然会得罪人,所以苏亶没有冲在前面,表明自己的姿态即可,不然的话别说其他人了,族中的一些人可能也要对他产生不满,尤其是留在武功看守苏氏家业的那些人。

    一个个的无甚作为,对族中出现的“不肖子弟”却极为凶狠毒辣……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他看来在此事之上他一定能获得皇帝的支持,皇帝出身草莽,即便对贵族们也不错,但这样的好主意定会受到皇帝青睐。

    可就这么一点变动,却在中书讨论了两个多月,阻力之大甚至超出了苏亶的预期。

    而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任何对世业田和永业田的改动,触动的绝对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利益。

    更何况他还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把柄。

    买卖的是永业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立即便会成为官府记录中的流民,那是地道的祸乱之源。

    以前其实也是如此,可贵族们毕竟还能收人做自己的奴仆,以后呢,官府既然允许了土地买卖,那么难道也要允许流民四处逃窜?

    朝堂上就是如此,被人抓住把柄攻讦是常有的事情,因政见不合而相互参劾那都属于正派人,有些人结下私怨,以公谋私进行报复才是常态。

    换句话说,朝堂上没几个真正的正派人……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眼见争论日趋激烈,有人又来火上浇油。

    这次动的是永业田和世业田的根基,尚书左丞鲁兴道上言,为激励百姓,安抚民心,不如拿出一部分世业田来化为永业田,允许农人子孙继承。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他建议根据耕作年限,将一部分世业田转换成永业田,交给农民成为农民的私产。

    也就是说,永业田将不再局限于桑麻,林木之田,耕地也被纳入其中。

    此议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土地买卖的事情一下便被挤到了一边。

    因为这明显是要重新厘定永业田和世业田的定义。

    以前世业田和永业田其实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