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北雄 >
    
很快就要拆散开来,大部分归于漕运,长江摆渡所用,其中精锐可能会去江都听令。

    尉迟恭对其他各部的事情不很上心,也不是他头脑简单,野心不足什么的,而是麾下十万大军就够他操心的了。

    这两年他一直在为粮草之事发愁,十万人就这么驻扎在江夏,也没什么仗打,糜耗粮草太多,他怕皇帝找他麻烦,却又不愿自请削减大军规模,弄的很是纠结。

    ……………………

    皇帝到底想听什么尉迟恭有点拿不准,而且皇帝领兵多年,军中那些事情是真是假听两耳朵也就知道了。

    就像他的那些部下,哪个敢刻意欺瞒于他?

    所以尉迟恭也不做他想,将这些年听到的见到的都说了说,也没什么重点。

    李破听的很仔细,时不时的问上一句,这一谈就是许久。

    半个多时辰下来,他对江右驻军的情势了解便清晰了很多。

    那边的各部守军在灭掉萧铣之后经历了一次膨胀期,当初南下灭梁的精锐被张伦带走了不少,剩下的一些被尉迟恭紧紧握在了手中,除了分出一些到南阳外,其余都在江夏。

    之后和梁国降军合流,两三年下来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整编,像尉迟恭这一部就膨胀到了十余万众。

    这在长远看来不会维持太久,尉迟恭就总在为大军的粮草犯愁,只是在近几年却是有好处的。

    有大军在一旁威慑,地方上就会安定的快上一些,也有助于李靖等人施行诸般举措。

    但这也只是平定诸侯之后的权宜之计,即便以现在的局面而论,在江夏驻有十余万大军也已显得有些多余。

    按照尉迟恭的说法,南下的唐军思乡之情渐盛,他娶那几房小妾其实也并非出于本意,还是做给底下人看的,就是想鼓励北军士卒在当地结亲生子,稍解思乡之念。

    另外梁国的降军们也还算安稳,并没有人嚷嚷着怀念旧主什么的,经过这几年讨伐岭南蛮寨的战事,军心也渐渐凝聚了起来。

    实际上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唐军的军律已经十分完善,从征募新兵到军阵操练,以及平日操守等等,可谓是面面俱到。

    从晋地走出的军官士卒们,将这些都刻入到了骨子里面,到了江南之后很快便影响到了梁国降军。

    尉迟恭就自信满满的跟李破说,“至尊以军伍起家,当初教给咱们的那些东西好用的很,旁的末将不敢跟至尊说,只经末将这一番操练下来,一旦遇有战事,江夏大军绝无怯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