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后面的聊天内容比较零碎,我也记不太清楚了。

    回到寄魂庄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九点多,我因为身上的伤还没有彻底痊愈,师父就让我明天再去内阁,晚上先好好休息一下。

    吃过晚饭,我们早早地入睡,第二天一早,还是一如往日的晨练,只不过我因伤在身,晨练的强度没有平时那么高。

    大概是早上八九点钟的样子,我和师父才下了井,走过灵泉,我催动番天印开启了秘门,之后就来到了内阁。

    这次回来,我主要是想查查黑石棺中的宝剑是什么来路,我还记得带有剑图的书简大体在什么位置,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它。

    展开书简,在整支书简最开头的位置,就画着那把剑的手稿,我绝对不会认错,这就是我在石棺中看到的那把剑,剑柄和剑身的比例,还有剑柄末端的宝石,都是分毫不差的。

    在书简的开篇,先提到了一个名叫周烈的人,这个人表字无心,是西汉末年的一个任性豪侠,少年从过军,跟着西域副校尉陈汤打过北匈奴,陈汤就是当年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人。

    周烈不是个带兵打仗的人,他就是陈汤身边的一个侍卫,一个小卒,但书简上却拿他和西楚霸王项羽作比较,说他杀人的本事几乎能赶上霸王的水准了,也是个能以一当千的猛人。

    而且这个人虽然擅长骑马,但他爱马如痴,每次上战场都不舍得骑自己的战马,往往都是步战,而且他不擅长使用长兵器,最趁手的武器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柄五尺长剑和两支手戟,在周烈拿到这把剑之前,剑是没有名字的,后来还是他自己给剑取了名字:天罡。

    天罡剑?

    看到这,我心里不由地惊了一下,转头看向师父,师父则朝我手里的书简扬了扬下巴,示意我继续往下看。

    我继续向下看,越看,心中就越是惊讶。

    书简上说,周烈在战场上搏杀五个春秋,自己领悟出了一套没有固定招式的剑法,这套剑法因剑得名,也叫天罡剑。

    可我师父不是说,天罡剑是唐代还是隋朝的什么人传进寄魂庄的吗,怎么在西汉末年就有了?

    我没多问,继续向下看。

    周烈从军的这些年里,积攒了不少军功,可当北匈奴被破,朝廷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因为生性自由不爱受拘束,没有接受朝廷封赏,只从朝廷领了一笔钱财,回河东郡做起了游侠。

    在河东郡的时候,他结识了一个外出游学相士,而这个相士,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