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这是好事,但万岁现在册封太子,却是弊大于利,原因就在于,龙儿弱小,会慢慢长大,但顶着一个太子的名分,在他慢慢长大的时候,就会有那阴险小人,别有用心者,做那趋炎附势,拍马逢迎的事,现在大明的朝廷,皇上睿智,叶相沉稳,好不容易在臣的参合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一旦有人趋炎附势于太子,就会再出现一党,如此一来,世界上最平衡的稳定局势,就会被打破,刚刚稳定下来对大明极其有利的朝局,就会再次陷入纷争,臣认为这绝对是灾难,绝对不可取。”

    念到这个时候,大殿里的三个人彻底的陷入了沉默。

    政治这个东西虽然是龌龊的,有许多人高调的说不愿意沾染,其实那是没有沾染机会的酸。身处上位者,这大殿里的三个人,即便是绝对不参与政治的张皇后,难道就能摆脱政治吗?那是不可能的,政治这个东西,不是你想沾染就沾染,更不是你不想沾染就不沾染的,身处江湖身不由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连一向淡泊名利,竭力远离政治的张皇后,因为她的儿子出生之后,其实心情也慢慢的改变了,就比如说,在刚刚听到毛龙反对在这个时候册封太子的时候,她的眉头轻轻地一皱,还是出卖了她的本心。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她已经不由自主的入了局,从此再也难以拔出——虽然看上去她是一片为子之心。

    “万岁正在春秋鼎盛,美丽的宏图前景正在向万岁徐徐拉开,外有贤臣,忠臣辅助,内有兄弟可以依托,何必自找烦恼,浪费了大好的前景?因此臣愚钝,也是从朋友之间的角度出发,请万岁暂时打消册封太子,等天下大局已定,再册封太子不迟。到时候,万岁精心教导,八贤王忠心辅助,孙师傅,袁师傅以及臣解大明之威胁,天下承平,那时候才是水到渠成,何必急于一时?

    臣的见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请做万岁参考。”

    大殿再一次陷入沉默,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这一封信,真的是情真意切,不是从君臣利害关系出发,而是以朋友的坦荡胸怀作为根本。再天启和张皇后的耳朵中,毛文龙一句一个八贤王定义自己的弟弟,更看出了毛文龙的心思,那就是将自己的弟弟作为一个未来皇帝的臣子定义的,这才真是良苦用心。

    而朱由检也欣慰无比,因为毛文龙建议推迟太子的册封,同时肯定自己在大明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说明毛帅依旧心怀自己。

    反正这一封信不管是谁站在任何角度上解读,都是对自己有利的。而从整个大局来看,也的确是为这个大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