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诡三国 >
    
中多半是因为刘邦约法三章,而得到秦人支持和协助。

    就连最后杀死了项羽的,嗯,抢到了项羽尸体的,也是秦人,而不是原本刘邦的手下。

    刘邦与秦始皇并无恩怨。

    刘邦游历时代曾经羡慕和赞誉过秦始皇,站在路边啧啧双眼冒光。

    项羽烧了阿房宫,有人说是项羽为了劫掠钱财,说阿房宫里面有多么富丽堂皇,又是什么『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说得好像是亲眼所见,亲自到了阿房宫里面游览过一番一样,但是实际上项羽焚烧阿房宫的时候,阿房宫还没建好呢,其本身就是一个还未完工的大工地!

    那个白痴皇帝会将自家老小,宫娥嫔妃,全数塞到一个没有完工的大工地里面?即便是等不及完工,心急如焚像是个棒槌,多半也是知道工地有多么嘈杂,叮叮当当的没完没了,是住不舒服的。

    怕是老杜自己都不会去住工地!

    所以老杜只是比喻一下,结果后世很多人就被老杜给带歪了,以为阿房宫里面多么金碧辉煌。实际上仔细研究一下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的环境就知道,实际上秦朝当时没剩下什么资源了。

    秦统一六国之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又是开驰道,车同轨,书同文,又是要挖陵墓,修长城,还要建宫殿,这无疑是消耗了大量的家底,所以说在阿房宫里面有老杜同学所描绘的那些金银财宝天下奇珍?傻子才会信罢?

    因此,阿房宫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

    那么项羽去烧阿房宫,也就不存在什么贪财好色,亦或是为了抢劫珍宝。后世之中,八国海盗走私贩子进了园子劫掠,那是辫子建了多少年的园子,都没见有遗老遗少多么捶胸顿足的痛恨,轻描淡写的略过不提,既不要求背诵,也不会特别强调其中因果关系,倒是对于项羽烧了个半成品的阿房宫抓住不放,全文背诵还要经常要考最后一段,又是为了什么?

    光是因为老杜同学写的文章好?

    老杜同学写那文章,又是为了什么?

    那么为什么又会有人说老杜同学写的好呢?

    对于老百姓来说,凡事不能太琢磨,难得糊涂自然最好。

    只可惜斐潜不行,他必须要琢磨,他要是选择难得糊涂,那么底下就是一片浆糊了。

    斐潜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项羽为什么也不挖秦陵,而是选择了烧阿房宫?』

    『他也不敢。』庞统叹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