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戏骨 >
    
了。

    当然,英国本土依旧是蓝礼的主场。正如马丁-弗里曼的调侃所言,虽然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讨论热度正在全面上升,但他终究不是蓝礼-霍尔,准确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蓝礼的,蓝礼的成就之所以匪夷所思,根本原因就在于无法复制。整个英国电影戏剧圈子之中,蓝礼的影响力已经达到全新高度,深度和广度都抵达了前所未有的至高巅峰。

    这与蓝礼的贵族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黛安娜王妃是如何赢得民众喜爱的,现在的蓝礼就是如何成为贵族代表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为蓝礼赢得了一个超然的地位,独一无二的存在。

    今年颁奖季之中横空出世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埃迪-雷德梅恩也都是精英阶级出身,家庭背景和教育履历都非常非常出色,不少网友都纷纷把他们列入“贵族”范围,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如此难得一见的景象,但英国民众却秉持着不同的态度:

    精英和贵族是两个群体,精英,不是贵族。

    换而言之,蓝礼只有一个,不可取代的唯一一个。

    毫无疑问地,英国本土观众对“爆裂鼓手”表现出了过人的支持,但面对“霍比特人3”和“饥饿游戏3”等商业作品的轮番冲击,票房数据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的累积票房冲击到了三千四百万美元。

    当然,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模仿游戏”和埃迪-雷德梅恩主演的“万物理论”在英国本土也同样备受追捧。

    前者是现代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Alan-Turing)的传记——英国人;后者是当代伟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的传记——英国人,两部讲述英国本土名垂青史伟大人物的传记电影,在英伦三岛的号召力自然非同小可,远远比“爆裂鼓手”要更加具有吸引力,更何况,两位主演也都不是无名小卒。

    “模仿游戏”在英国票房达到两千九百万,“万物理论”在英国的成绩则是三千一百万。

    横向对比之后,就可以看出“爆裂鼓手”如此成绩的不可思议了——虽然领先优势并没有达到碾压式的地步,但必须注意的是,“爆裂鼓手”在法国和英国的票房都突破了三千万,与“模仿游戏”和“万物理论”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模仿游戏”在海外只有三个地区突破一千万,而“万物理论”则只有一个。

    同样作为颁奖季作品,同样作为“贵族”出身演员主演作品,同样作为颁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