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管事出差数月终于回来了, 还拿来了和离书。

    孙秀云拿着和离书一行一行地看, 忍不住落下泪来。孙父叹一口气,跟瑞和说:“我亲自回家一趟把这件事了结,将你大姐的户籍迁回来, 还有两个孩子……”

    “就按之前说的, 就记在我的名下吧。”瑞和轻声说, “我跟姐姐说过了,她也同意。”

    “好。”

    孙秀才亲自回乡, 又以恩师和岳父的身上了郑家门。郑家理亏,许多手续都老老实实地跟着办, 就是嫁妆的几亩地已经被卖了,也还不来。孙秀才来了一趟, 在周边都打听过, 知道了去年郑家发生的事情。心中感慨儿子的手段虽然粗暴, 但效果真的不错,郑家不像样,名声坏了才是活该!

    田没了就算了,家具才不留着给贱人用。孙秀才请人将嫁妆家具摆件都搬走,还有当初陪嫁过来的一箱书也不例外。家具一搬走, 郑家里里外外就光秃秃的了,郑老太太捂着心口, 死死咬着牙。

    “老师!”看着孙秀才毫不留情的背影, 郑坤忍不住喊。

    孙秀才连头都没回, 高声说:“我这一辈子就瞎了这一次眼!”

    郑坤的脸白了。

    周围的人也不停议论, 郑家的名声是已然臭不可闻。

    小地方的插曲根本传不到京城,送走孙秀才后,瑞和也忙碌起来,年底政务繁忙,齐皇在翰林院调了几个翰林参与机务,瑞和就在其中。被抽调的人当中,属他资历最浅,让人侧目。

    忙碌到腊月二十四,齐皇才宣布封印,放假过年了。

    这个年瑞和也过得十分匆忙,不停有帖子递进来,邀请他一聚。

    “参加过机务就是不一样。”夏探花羡慕极了。不过他生性洒脱,很快就丢开了去,笑着问瑞和,“岑章兄的女儿下个月就要出嫁了,你打算怎么送礼?”

    “我请我娘帮忙备礼了,具体礼单我还没看到。”

    “再过两年我的女儿也要出嫁了,时光真是如流水一般啊。”夏探花感叹,问瑞和,“明年翰林院大考,你是怎么看的?”

    跟庶常馆一样,翰林院每三年会在会试之前举行大考,升迁降黜,留任外放,都在大考成绩之中。

    “留任还是外放都可。”瑞和也想过了,“不过我还是想到地方去磨砺一番,做一些实事。”

    “我倒是想留京,京城繁华地啊……”夏探花感叹一句,留下未尽之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