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笑容,这个笑容脱胎于卫振善的躯体,显出属于徐瑞和的澄澈与宁和。

    “好,谢谢你。”

    穿越的时间长了,难免偶尔会情绪低落,瑞和是个感性的人,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他能够很快融进角色之中,易感共情,同时也容易伤感多思。好在他的灵魂又是坚韧的,他有着坚定的目标,故乡与妹妹是他在漫长旅途中闪亮的锚点,让他能够度过每一次彷徨。这一次也是如此,他抒发一番情绪后很快整理好心情,投身到正事上。他将军报放下,拿出一本空白折子开始写了起来。

    这场叛乱之战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年底时,大军就来到距离燕京城最近的云城,这是燕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燕皇发来了第三道求和诏书,第一道诏书称愿意封他为镇北王,边境十八城做他的领地,世袭罔替。第二道、第三道,都在第一道诏书的基础上再加码。

    做出这种决定,燕皇也十分痛苦,可他真的拿卫振善没有办法。他派出去的将领全都打不过叛军,从无胜绩,竟还牵扯出诸如贪墨军饷、假公济私、互相推诿和内斗等等丑闻。那些他曾经要扣在卫振善头上的罪名,全都在自己手下重臣中一一发生,多么耻辱羞愧!

    他不得不承认,偌大燕国,竟然没有一个会打战的将领。不,应该说会打战的都在卫振善手下,其他人早就在安逸享乐中把骨头泡烂了,平时无事倒还罢了,真正起战事时,一个个都不堪大用,如纸老虎一戳就破。

    皇帝还看透战败的另一个原因,除了指挥团队的无能,还有他继承自先帝的“制衡”之术。将领本就无能,身边还有数不清的监军、督军、钦差,各种意见杂乱无章,每个人都想要拥有压倒性的话语权,因此打压、陷害、告状、逆反……

    制衡本该是帝皇统御臣子平衡四方的应有手段,这没有错。

    可先帝的制衡之术本就是歪的,他传授给新帝的帝王心术,也是根植于扭曲根系中长出来的歪斜枝干,哪哪儿都充满着不合时宜的味道。

    瑞和早就看出这一点,所以前几年才会用特殊手段从先帝手中获得兵权,总揽边城事务,没有人能对他讨伐西厥之事多嘴多舌、横插一手。

    新帝却不知道,明明登基后这几年他继承先皇的遗志,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完美施行了,他逐渐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皇帝。为什么偏偏在战事上一再失利呢?

    先帝没有打过战,执政五十年,军政成为他手中随意捏扁搓圆的玩意儿,他从未失败,也就无法在战事中施展自己的手段。经由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