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什么时候要听人讲经了,不传别人,就传你。”

    宋巍总觉得这位皇帝是在跟自己赌气,可具体皇帝在气什么,他也想不明白,不过人家是天子,说了让他去侍讲,往后他就得随传随到,平时还得多做做功课把四书五经重新梳理一遍,不定哪天皇帝就让他讲到其中一篇,到时候讲不出来,可是要被问罪的。

    侍讲是个职位,给皇帝讲经读书就是他们每天要干的事儿。

    翰林院没啥油水可捞,但就这点好,隔三差五能见到皇帝。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是个苦差事,毕竟君心难测,没准儿哪天自己一时口误说错句话惹怒皇帝,脑袋就得搬家。

    但对于爱钻营的那部分人来说,这就是明晃晃摆在眼前的机会。

    你要表现得好了,兴许都不用熬三年一考核,直接入了皇帝青眼,他老人家要肯伸出手拉拔拉拔你,那别人要用一个三年甚至是更多个三年才能熬到的位置,你就等同于走了近路一步登天。

    宋巍就属于这种“一步登天”的。

    去年才入的翰林院,到如今也不过才恰恰一年,他就从正七品编修升到正六品侍读。

    官升一级,俸禄上虽然也就那样没太大变动,好歹是成为皇帝身边的人了。

    往后要表现得好,立功也不过是皇帝动动嘴皮子的事儿。

    从乾清宫回去,同僚迫不及待地拉住宋巍问咋样,皇上有没有给升官。

    宋巍说往后去给皇上讲经。

    这就是官升一级的意思。

    打今儿起,他不用再埋头修书,每天只需要多看书,随时准备好被传过去讲经就是了。

    “侍讲是个好位置啊!”同僚不忍心打击他的积极性,只拣着好听的话说,“讲得好了,就算升不了官,皇上给的赏赐也不少,宫里的物件儿,咱们拿出去也变卖不了,到时候皇上问你要什么,你就直接要金银,金银多实在,拿回去缺什么买什么。”

    另一人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再是皇上身边的人,咱的官阶也摆在那,该收敛的还得收敛,你稍微立个小功就得意忘形尾巴翘上天,皇上没准儿不给赏,还会一刀剁了你的尾巴。”

    ------题外话------

    今天有点赶,先上传再精修加字数,不会多收钱的哈!

    ps:另外,三郎的品阶前面有误,是正七品,被我写成正六品了,特此纠正。

    推荐好友菜根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