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天机,就是天命所归,只要你肯,西北王不是你还能是谁?你想称皇帝,也不是不可能。”

    杨浩苦笑,他一直用天命所归规劝折子渝放弃抵抗投降大宋,如今反被人用天命所归来劝他出头,真可谓是报应不爽。

    崔大郎当然不是就用这么一句话便打发了杨浩,他鼓动如簧之舌继续道:“吐蕃雄霸西域时,大唐亦无力征讨,只能任其作威作福。可是一昔之间,吐蕃在张义潮一介布衣振臂一呼之下便土崩瓦解,何也?时势造英雄罢了。

    彼时回鹘汗国和大食帝国都在同吐蕃为敌,大唐与南诏国亦联手扼止吐蕃,不与经贸。随后吐蕃饥荒,死者相枕藉。紧接着吐蕃赞普郎达磨遇刺身亡,吐蕃内乱,张义潮适时扯旗造反,当真是一呼百应,如一鸟飞腾,百鸟影从,仅一年功夫就风卷残云一般占领瓜、沙十一洲,被唐廷封为归宁节度使,成为事实上的西北王。”

    如今西北局势,南北吐蕃联合回鹘,正与一向欺压其上的夏州李氏苦战不休,麟府两州扼住了夏州通往中原的门户,党项六氏离心离德,李氏内外交困,部族酋首多有怨言,种种纷争一解即发,与吐蕃当国时何等相似?

    再看杨兄今日所拥有的条件与张义潮相比时如何,昔日张义潮起兵,兵源、财力来自三方。一者,敦煌的名门望族,如索氏、张氏、李氏等,其家族家资巨万,可供军资;二者,佛门僧众。西域佛教兴盛,信徒众多,活佛们亲近张义潮,信徒们便为其所用;第三,才是饱受压迫的民间百姓。而杨兄你呢,如今已拥有芦州一州之地,南北豪商聚集于彼,又有我继嗣堂愿全力相助,财源不成问题。二者……”

    杨浩笑道:“我也晓得,西域百姓对活佛尊崇无比,可惜,我与西域众高僧素无交集。”

    崔大郎微微一笑道:“未必,现在已经有了。”

    杨浩诧然道:“此话怎讲?”

    “你在芦岭峰上曾铸一尊开宝抚夷铁塔?”

    “不错。”

    “令兄丁承宗已将之扩建为一座佛寺,请西域活佛达措大师入主禅院,藉由达措活佛与西域诸高僧往来,如今关系十分密切。而且……”

    崔大郎诧异地一笑:“你那开宝禅院中屡现吉兆,如今不止于夏州李氏治下,便连吐蕃、回鹘等地许多信众都在私下传说,说你杨兄是冈金贡保转世,令兄为你……可是造足了声势呀。”

    “慢来慢来,冈金贡保……这是什么意思?”

    崔大郎道:“这是番语,译成我汉话,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