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秀水河项目想上,非郑书记出面不可,如果省委非要安排郑书记参加这次学习,那我也想申请一个名额,请组织上考虑”

    话不多,但让左茂全暗挑拇指,年轻人果有非凡之魄力,不管他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只是他这明确的态度就让‘对手’忍不住生出对他的敬佩,“呵……这次是地市一二把手的学习班,没你的份”

    ……

    省委学习班不因惠平市干部不来参加加而不办,当天下午省组织部核定的这期学员中没有惠平班子的人……散会后,左茂全给郑宜芝挂了电话,“宜芝啊,我看那个凌市长不简单啊,你说他前两天请假去办私事,正好谭书记也去了北京,是前省委副书记刘定一的爱人得了重症,凌寒也过去了,这让你联想到什么?他和柏明银行的关系谭书记很看重,而他能成为惠平中间派的代表,有可能也是谭书记和刘定一的意思,尤其刘定一对惠平具有很深的影响力,郑家也好,项家也罢,想在庐南扩大影响力,先首要过谭老板这一关啊,现在我们说凌寒是他的代表也不为过,你想想,有必要和他争吗?”

    郑宜芝沉吟了半晌,才道:“左书记,抛开这些家系斗争,就我这个一把手书记来说是窝囊了点,王重阳就不用提了,来惠平也不是非要争什么的,最终影响力能渗透到社会底层才是真正的成功,能不老百姓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远比把项系赶出庐南强胜百倍,即便最终被赶走的是我们,我也想把郑家官的形象保存的完整一些,也许多年以后郑家人再来这块土地,人们也会想起当年的郑家人”

    “说的好啊,宜芝,为官的原则是不能变的,该争的还是要争,手里有权才能实施胸中理想嘛,处处被制约的话,啥也干不成的,理论人人有一套,口水仗是永远打不完的,实践出真知嘛……”

    结束了左茂全的谈话,郑宜芝暂时不去想争权的事了,不管怎么说,自已还是市委一把手,话一出口就是一个调子,就象秀水河招商这个调子,凌寒心里即便不舒服,嘴上即便有不同意见,最终他还得跟着调子来,问题是招商失败了,如果成功的话,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大调子在理论上站得住脚,就没人敢逆忤,书记就是书记嘛,班长也不是白当的,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依据定的调子,下面的人肯定要顺着走的,反对可以,说出你的理由依据来,你一但辩驳失败,就等着大棒子砸你

    强如凌寒也不会轻捋其锋,没有80%以上的胜算,他是不会冒出头当炮筒子的,他比鬼都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