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即可,如此可谓一举数得既将他们赶了走,又利用了他们的力量替我们实施扩张,节省了我们的大量物资”

    傅安和刘伟同时眼前一亮,刘伟道:“皇上,前两天澜沧王国又派了人来还不死心想让我们和他们签议,微臣认为南线局势可以靠他们来打开,我们可和他签暑‘明之奴属国协议’让他们一切按我们的战略计划步子走,到时同样可让他们做为先头部队外伐,有了海外殖民地可让他们适居便是,到那时想怎么样,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吗?皇上以为如何?”

    于是一项的国策出台了,大力向各国推行‘明之奴属国协议’,战略上得已根本的转变,‘先议后兵’,同样是武力威摄,真有点十九世纪美国的‘核恐吓’感觉,让各国心惊

    在这种情况下,政务府军务府,外务府三大巨头开了一次战略要会,决定了未来地发展方向,北线的战线基本属于不战状态,和瓦刺三部三位首领谈了七天,最终搭成了协议,他们三方各有五六万大军,兵分三路,互为呼应,先向西部挺进,其原来驻防地由明军占领

    这期间鬼力赤可汗的鞑靼部也同意并签暑了‘奴属国协议’,表示愿为大明效力,但提出了让明朝在武备上给予支援的条件,这也是很合理的要求,我并没有拒绝,也不怕他们弄鬼

    鞑靼部兵力约有十二万人,相当的强悍,在这种情况下,我又给他们配备了万人百门火炮的建制,但火炮营是控制在明军手里地,独立运作,只是在战略上配合他们行动而已

    于是,鞑靼拥有了一个一千二百门火炮建制的炮营,瓦刺三各拥有五百门火炮建制的炮营

    不到两个月时间,北境完全纳入了大明版图,而且没花费任何的力气和物资仅仅用两三千门火炮换来了两大股‘爪牙’部队,他们的悍猛是众所周知地,配了火炮嚣张了

    南线澜沧王朝同样暗中和明室签议,并在他们的东南部边境开始配合明军的攻势,向安南发动攻势了,此时雨季已过,南线大规模的战火重燃起,主力兵团全线总突击进攻安南

    暹罗人见势不对,急慌慌率领残部逃入了缅国,而此时的白固王朝也面临着最后的崩溃危险,双方一致为了民族联手在缅国南部向大明朝的攻势奋力抵抗,一时间又陷入了相持僵局

    安南则没抵抗多久给彻底的消灭了,胡王引火自焚,历史上从此少了一个民族

    给澜沧王朝以军备上的支持后,澜沧国尽起国内七万大军,在拥有了七百门火炮后,他们战力大争,又熟悉南面地形等优势,再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