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比埃尔霍夫,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两个头球挽救了球队。

    凌枫有些郁闷,他熟知的历史已经开始改变了,虽然是渐渐的变化,但是总有一天,自己这只蝴蝶将会扇动一场巨大的漩涡,将整个世界足坛都卷进去。

    而那个时候,就是需要完全靠自己了。

    欧洲杯落下了帷幕,凌枫陪同思月一起到澳大利亚玩了几天后,就到欧洲各个青少年训练基地去看那些被他挖来的年轻球员。

    巴西刚去过,就不用再去了,只不过阿根廷还要去一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河床的训练基地也有不少中国的年轻球员在。

    另外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埃因霍温,意大利的罗马,英格兰的曼彻斯特等地方,都有思月安排好的青少年训练基地,前往国外参加训练的年轻球员共有六百人。

    这可以说是第一批正式从国内走出的足球留洋生了,六百名年轻的球员,平均年龄只有十三岁,可以想象,十年后,这些人将成为起中国足球的脊梁。

    不过凌枫对这点球员还是不满意,从世界足球排名前三十名随便拉一个国家出来看看,人家的足球青少年都是最少以万计算的,四百人,能够混出头的不知道才能有几人,中国人的身体方面的确不占优势。

    但是这些也与中国的国情有关,很少有人完全将希望寄托在足球上,玩乐被父母当作是“不务正业”,还是老老实实学习考大学的比较省事。

    在到国外训练的六百人中,大部分是平时成绩很差,要么就是和凌枫前世一样家境困难,不得不靠足球来寻找出路的。

    而只有五十人不到是那些成绩也不差,家境也不错的小球员,因为家长的开明(或者说是不担心以后没出路),才一同来到国外参加训练的。

    总的来说,这样的成绩让凌枫非常的不满意,以他的名气只召集来这么一点未来的足球栋梁,凌枫觉得自尊心很受打击。

    不过思月的解释很快就让凌枫释然了,毕竟是第一届,大多数的人都处于观望中,更何况除了在国外建立的训练基地以外,国内很多大型的城市都建立了专门的足球学校,还有u12联赛并不是举行一次就结束了的,以后每年都会选送一批有潜质的球员送到国外,这样下去形成一个机制,就不用担心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了,甚至现在显得很空旷的训练基地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不够用呢。

    很多小队员见到凌枫都非常的兴奋,毕竟凌枫是他们心中的偶像,自己的国家终于除了一名这样的顶级球员,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