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才由刚登基不久的曹睿发话,问道:“大家不妨听一听周丞相的意见。”

    周扬知道真正用到自己的时刻到了,心想绝不能让贾逵的良策泡汤,于是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奉上道:“微臣认为,钟繇、华歆等皆为三世老臣,他们认为发兵援救,除了为解决江夏军急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稳定民心。估且不论此举是否能够挡得住东吴大军,只说若是朝廷对江夏军情置之不理的话,其他地方的守将会怎么想呢?”

    钟繇与华歆等人各自互望了一眼,纷纷向他点头赞许。

    周扬转而走向曹真、夏侯霸等军方将领面前,又道:“诸位将军的目的比较单纯,希望直接击溃吴军,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况且魏、吴交战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大魏养兵百万,铁甲、战骑皆是天下无双,早应该挥兵南下,踏平吴、蜀了。”

    曹真、夏侯霸听得热血沸腾,但他们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智将,面对眼前这追随曹魏三世的最高权臣的赞赏,都露出了谦逊的态度。

    周扬最后转向中位,面对着高高在上的新皇帝曹睿,拱手拜道:“众大臣所言皆各有道理,都是对我大魏国情作出透彻分析才会提出的建议,绝非仅凭一腔热血。毕竟我方国力远胜于吴、蜀,只要稳步前进,既能蚕食敌国,逐渐走向一统天下的局面。”

    问道:“周丞相的意思就是否决了贾大人的提案,而打算在这两个战略方针之中选择其一吗?”

    周扬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如果我们面对的敌人只有吴国,或是只有蜀国的话,那么稳步前进的提议自然是可行,无论派兵增援,或是出兵迎战,就算打不赢,也必定让敌人付了惨痛的代价,长此下去,凭着我大魏远胜于对方的国力,必能将敌国之国力消耗胎尽,可是事实却非如此。”

    话音刚落,朝上便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了起来。

    因为周扬没有否决钟繇、华歆等老臣出兵增援的提议,又肯定曹真、夏侯霸等军方将领的战略方针。

    可是没有赞同他们的原因,却说得句句在理。

    事实上魏国若与吴、蜀任何一国交战的话,的确能够慢慢将其击败。

    但自从刘备驾崩之后,吴、蜀两国的外交已重新建立起谛盟关系,重新按照原本联合抗魏的方针。

    眼前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江夏军急,还有随时准备再出祁山的蜀军。

    “因此贾大人的提案,乃是为了避重就轻。”周扬转向面对着众臣道,“孙权亲自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