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在老娘眼中,就是不舍得给孩子花钱的证据。

    走出荣寿院,时老爷又顿住了脚步,叫来跑腿小厮吩咐道:“多派几个人去问问,买走那盆花的小贩住哪儿,找到了再花几两银子买回来便是,都别给我仗势欺人。”

    “小的知道了”,小厮躬身领命,“老爷还是疼三爷啊。”

    时老爷眼一瞪,小厮立马转身跑了。

    想起整天不务正业的三儿子,时老爷无奈地笑了笑,这个儿子虽然不务正业了些,却是几个儿子中最孝顺的。

    此时正赶着驴车走上通往仙泉县官道的赵老四不知道,他租赁的那间屋子已被时府下人光临了好几次。

    路上他也不像往常回家那般,还一边做着生意,只是扬着鞭子专心赶路,因此天到晚时,这小小的驴车已经驶进了仙泉县。

    赵家村在仙泉县北十里的稻香镇,又过小半个时辰,天色已经黑下来时,赵老四终于赶着驴车进了村。

    这时天冷,村人吃过晚饭都早早地睡了,路上并没有什么人,驴子一路沉默地熟门熟路走向赵老四家。

    家门还没上锁,赵老四刚一推开门,就有个婆子从昏黄的厨屋中走出来,没等她发问,赵老四已道:“海大娘,是我。”

    “老爷啊”,海大娘有些惊讶地上前两步,“您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没事,想回家看看”,海大娘是早些年赵老四手中有余钱时雇的村里的一个老婆子,这些年一直跟他们家住,早跟一家人一般,对她,赵老四也从没有指使下人的姿态,“您回厨屋看看,有什么给我整一碗吃的。”

    “哎好,这一路风霜的,我先给您沏一碗鸡蛋水吧。”

    赵老四点头,拿着出城时给妻子女儿买的东西往正屋走去,正屋里点着比较明亮的烛火,透过窗户照出来的亮光,很是温暖。

    赵老四心里感叹,还是家里好,过两年钱攒足了,到时就把家搬到府城去。

    这时,屋内传出他女儿撒娇的声音:“娘,今天我和香兰她们去镇里,看中了一条裙子,她们都买了,就只有我没有买。您给我钱嘛。”

    跟着就是赵老四妻子吴氏温柔的声音:“咱们家跟那香兰家可不能比,她有两个能挣钱的哥哥,花钱自是随意,你上无兄长下午幼弟,娘得攒着钱给你留嫁妆。”

    赵老四好笑,已到屋门口,正要推门说给女儿的一条裙子还是买得起的,就听他女儿不满道:“娘你少唬我,前天回姥姥家,你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