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都emmmm的表情。

    不得不说,这位老兄,对小白还真的很了解。

    想想小白的一贯风格,真可能给电影配个乐玩玩,然后光速失去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

    “那小白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记者问。

    “那就等吧,这就是延期的原因了。因为以小白的能力,我觉得一部电影的配乐,根本就耽误不了他多长时间。《歌·舞·诗》就是一部超长的配乐电影嘛,他都那么快搞出来了。”

    “一个月两个月也好,一年两年也好,我们都等得起。”

    冯一东的话说的很大气,也很硬气。

    不得不说,赚了钱的人,就是这么有底气。

    “那这么一段时间该干什么?”

    “继续工作啊。”冯一东道,“毕竟我现在还不到退休的时候,虽然现在年轻人已经赶上来了,但是我们也不能认输啊!”

    冯一东说这句话的时候,也真的很感慨。

    他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后面一群00后就已经快要逼得他无路可走了,感觉自己都是老家伙了。

    “我看上了几个剧本,打算看看能不能买下来,如果能够买下来的话,我想转行做导演了。”

    这句话,也让大家吃惊不已:“这就做导演?”

    “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流量嘛。”冯一东微笑,还不忘记自嘲一把。

    “其实主要是学习,你当了导演,从导演的角度去看,很多东西才能透彻,才能明白。同样,你当过演员,才知道演员的困境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能按照你的意图表演,才知道该怎么和演员沟通。这两个职业,本来就是非常互补的,甚至是可以称为转职的途径。”

    “不然,你看优秀的演员,很多都会自己做导演,而很多优秀的导演,也是演员出身……在拍完了《巴达卡》之后,我觉得我对电影事业是热爱的,如果可能的话,我就想要继续走下去,让这个工作当我的终身职业了。”

    这一天,冯一东面对记者侃侃而谈,谈了很多东西。

    许多年之后,冯一东的粉丝,还会把这段访谈翻出来,一遍又一遍的看。

    这个时候,冯一东完全从一个流量,转变成了一名演员,是一个流量上岸的成功典范,为之后的许多苦苦寻路却找不到的后辈们做了榜样。

    (下面还要修改一下)

    “冯一东首谈《巴达卡》,称自己是演技短板,看到了许多演技特别好的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