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准备好。

    刘争穿着龙袍,在文武百官的率领之下,开始举办祭天大典。

    站在高台之上,拿着顾雍和张昭写的檄文告示。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宣告上天,代汉称帝。

    言辞之中,虽然没有说刘争的皇室子弟身份,但只要是一个刘姓,往祖上寻根问祖的,总是皇室后裔,刘争瞎掰一个诸侯王的后裔,也没人敢说什么,只是刘争懒得去做,他不在乎这个,直接宣告上苍,自己称帝,国号为汉,并且直言,讨伐傀儡皇帝刘辩,逆贼袁绍。

    刘辩就如同更始帝刘玄,而袁绍就是一个代汉自立的王莽,只是还没到王莽那一步而已。

    而刘争,自然是自比光武帝刘秀了。

    虽然说这样会触怒何苗和袁绍这两个大将军,让他们对刘争发起讨伐。

    但是刘争根本不害怕,反正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就算刘争不称帝,他们也不会放过刘争的,与其如此,还不如称帝,就算是死,也好歹是以皇帝之礼下葬啊。

    格局就不一样。

    祭天大典结束,刘争在皇宫的大殿里,当众开始册封文武百官。

    刘争没有完全沿袭汉代的官职制度,三公九卿制度虽然保留,但是他增加了内阁制度。

    以许攸、士燮、顾雍、张昭为四位为内阁成员,辅佐刘争处理政事。

    袁舟为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

    黄忠为太尉,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

    陈登为御使大夫,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

    袁舟,黄忠,陈登,位列三公。

    郭嘉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典韦为光禄勋,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同时他又是锦衣卫副指挥使。

    周瑜为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

    蔡瑁为太仆,掌车马。

    张闿为廷尉,掌刑罚。

    曹操为大鸿胪,掌列王纷争,边疆蛮夷。

    糜芳为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陆骏为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