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们这时才知道,原来这一战之后,燕少飞就要离开魏国。

    不知他将要去何处,又要行何事……

    这真是一个极有故事的人。

    “好!”

    不知谁大声喝了一声彩。

    一时之间,环形看台上欢呼雷动。

    既是为燕少飞清醒自制,不争魁首,挂剑而走。

    也是为吴询宝剑赠英雄,不强论成败。

    当然,不同的人,思考的层面绝不相同。

    燕少飞选择挂剑而去。

    或许有别的考量,或许只是他自己的骄傲使然。

    个中因由只有他自己知晓。

    但对魏国来说,这却毫无疑问,是极具智慧的一步。

    在此届黄河之会所有的外楼天骄里,斗昭和重玄遵完全是独一档的存在,超出其他天骄一头。

    除了他们之外,没人有资格登顶。

    他们打得差点同归于尽了,你魏国的天骄上来捡个魁首,谁能服气?

    齐不服,楚不服。

    天下都不服。

    那么这个“魁首”所代表的利益,你一个不在天下六强中的魏国,拿得住吗?

    根本不具备夺魁的实力,却最后夺了魁,那就是德不配位。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燕少飞在这种情况下摘魁,是祸非福。

    所以当他挂剑而去,吴询才欣然接受。

    虽则早前燕少飞在魏国与魏帝相约,要捧回一魁。

    但魏国君臣其实并没有这个指望,事实上他们的底线是打进正赛,期待就是八强而已。

    燕少飞名列外楼场四强,已经是意外之喜。

    要安安稳稳拿到相应资源,还要好生准备一番。

    现在连到手的魁首都放弃了,谁还好意思为难你四强的资源?

    至于吴询还剑燕少飞……

    这观河台不仅是天骄之会,更是列国之会。

    要争名的,可不仅仅是天骄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天骄誓死不退,把前途无量的生命,交付在这短暂的一场战斗里,投注在演武台上?

    因为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身后的国家。

    荣誉有时候比胜负更重要。

    所以越国的白玉瑕,不肯“捡”一个正赛名额。

    所以堂堂真人曹皆,故意为难一个小小的触悯。非是为难触悯,为难夏国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