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唐也只是笑笑。

    到了书房,几封内容大同小异的信,随笔挥就,并加盖了自己的私人名章,递予姜望。

    姜望再三道谢,也不多做逗留,斗笠一戴,便自离去。

    书房中安静了很有一阵,直到那个名为郝真的仁心馆弟子,推门进来。

    “易师兄,刚才那人是谁?”

    “一个熟人。”易唐道:“怎么?”

    “没、没怎么。”郝真挠了挠头:“就是有些好奇。”

    正坐在书桌前翻看医案的易唐停下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好奇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管不住自己,就很麻烦。”

    “师兄教训得是。”郝真低头道。

    易唐抬指点了点桌角立着的那一只云暮樽:“拿去吧。”

    “啊,师兄,给我?”郝真有些惊讶。

    易唐的表情很平淡:“你不是喜欢么?拿去吧。”

    “多谢师兄!”

    郝真喜笑颜开地把云暮樽捧在怀里,也仔细看着其间游动的五色小鱼。

    “但是有个条件。”易唐道:“人家送出这五色鱼,希望能物尽其用。你得尽快把毒素提炼出来,看看怎么破解,能不能入药。”

    “好嘞!”

    郝真随口答着,抱着云暮樽,爱不释手地往外走。

    “对了。”易唐的声音在身后道:“让悬壶郎这阵子多下工夫,景牧相争,天下难保不出乱子。雪国那边是什么情况,也须得尽快探知真相。我们对荒漠的研究到了紧要关头,这时候断不可少了材料……”

    他强调道:“雪穗很重要。”

    “好嘞!”郝真道。

    能被易唐这样对待,他当然也不像姜望所以为的那样,只是个惯会忽悠人的家伙。

    仁心馆有医修云游天下的传统,随身只带一只竹杖、一个葫芦,救死扶伤,不收贫者诊金。

    而在仁心馆内部,他们还有收集天下情报的责任。包括各种疑难杂症、各种匪夷所思的稀奇事情,以及各大势力的动向……

    其中最优秀的那一批。

    称为“悬壶郎”。

    ……

    ……

    天下四大书院各具风采。

    勤苦书院以勤苦立学,排名第一。

    推崇“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以“读破万卷书”为治学基础。

    崔一更就是这种苦学精神的代表。

    在别的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