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皇敕副帅的位置后……将往何处?

    按照徐三在朝会开始前所得到的隐秘消息——天子属意让楼约担任玉京山大掌教之位!

    徐某人刚被放回大罗山,就能得到这个隐秘消息,可见它有多么不隐秘。

    在正式决定之前就满城风雨,恰恰说明帝党对这个位置的势在必得。恰恰是这个位置太重要、太关键了,才会在朝会开始之前,就必须得到诸方确认。

    景国国相都能一言去一言复,尽为帝权所决。

    玉京山大掌教之位,是不能够打偷袭的。

    围绕着这个位置所引发的争端,很可能瞬间就是一场巨大的风暴!

    天子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淳于归今日全甲在身,煞是英武,拜于殿前:“臣必肝脑涂地,为国尽忠!”

    皇帝似乎笑了笑,补充着解释了一句:“楼道君甫进绝巅,专意于修业,眺古求今,向朕请辞皇敕副帅之职,朕先就允了。淳于归少有贤名,长大愈发端正,累功妖界,堪当重任。今日算是公宣。”

    来了!来了!徐三竖起耳朵静听。

    一口一个道君,再来一个绝巅之后的修业,意思也太明朗了。

    虽则作为大罗山嫡传,他本心希望道权和帝权平衡。但此刻他真的太好奇,皇帝是准备怎样确定这个位置,而玉京山那边,尤其是西天师,又会如何反应。

    整座中央大殿,也都在等着皇帝的下文。

    皇帝的声音道:“第二件事,文相为国事奉心血,为社稷谋万年,忍辱自伤,乃诛一真。功盖历代国相,实为天下无双,理当官复原位,俸追三等,礼加太傅。”

    这意料中的事情,也没什么好讲。哪怕以丞相之尊,加太傅衔称,是本朝未有之贵。

    徐三甚至连闾丘文月的反应都不关心,他只想看重头戏。

    皇帝又道:“第三件事,荡邪统帅匡命,累有功勋,重于国势。参与剿灭一真道,参与击杀一真道行刑人,参与揭露并围攻一真道首宗德祯,因功授衔,予‘天都元帅’!”

    徐三当然更不关心匡命。

    但“天都元帅”这四个字一出,他愕然抬眼!

    “天都元帅”只是一个虚衔,但与八甲等“道国元帅”衔相比,“天都元帅”的定义里,有一条“总制天下兵马”之权。

    上一个加此衔的人,是于阙。

    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得到此衔的匡命,已经在名义上,成为景国兵事第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