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

    ……

    ……

    杨一清发现朱晖对护驾完不上心时,赶紧向京城写信,告知杨廷和这边的情况。

    倒不是说杨一清没主意或者怎样,而是他觉得既然是杨廷和主导这件事,那发生什么最好跟杨廷和汇报一下,不过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儿,在给杨廷和发去消息的同时,也给滞留居庸关的谢迁发去一份,而且这一份带了私人情感在里面,内容更为面,并非跟杨廷和汇报时那样公事公办。

    杨一清明白现在朝中派系构成,虽然沈溪崛起,但始终没有加入内阁,谢迁作为内阁首辅拥有对文官集团的绝对话语权,现在谢迁要培养谁来做接班人的问题非常重要。

    当天便有快马从紫荆关送信往居庸关,而且当天后半夜谢迁还在休息时,杨一清的信函便送到。

    谢迁顾不上休息,赶紧看了信件,从紫荆关得到的情报,比他从蔚州得到的消息更为面。

    谢迁望着杨一清的信函,不由感慨道:“确实应该安排合适的人去合适的地方,如此一来消息也会通畅不少……之厚这小子是有能力,但他未必跟我一条心,否则何至于要我从紫荆关获取消息?”

    因信函中,杨一清基本确定皇帝如今一切安好,毕竟朱厚照到了灵丘后见过地方官员,谢迁连夜去找王敞,准备让王敞将消息带回京城。

    王敞非常苦恼,大半夜被人吵醒,又被人安排差事,这让他很不爽,摆明了是要让他跑腿。

    王敞瞪着眼道:“于乔,你有信只管往京城发便是,非要让我这个兵部侍郎去发?你可知道现在朝中很多人对兵部抱有戒心,这件事不是应该以你的名义发出去最合适?太后那边最关心的还是你的奏折啊。”

    这边王敞的意思已经很明白,太后最信任的人是你,你只管自己上奏就好,为何非要到我这边来走个程序?难道你是想给沈之厚个台阶下,意思是这份奏疏是由沈之厚指示兵部上的?

    谢迁没好气地道:“难道老夫不知道太后那边想看到什么?但司礼监两位公公……”

    “咳咳!”

    王敞终于明白了,不由咳嗽两声,叹道,“还是跟之厚一样,让我去跟司礼监的人说,你啊你,自己去见司礼监的人不行吗,非要叨扰我?”

    之前沈溪有很多事可以自行去办,也是让王敞从中传达,当时王敞思索良久才意识到沈溪不想直接跟朝中人接洽,免得朝廷对他的怀疑加深,这算是沈溪保持容忍态度的具体体现。

    但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