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简化就尽量求简,但也不能懈怠,我到吏部来还要兼顾兵部事务,其实自己也很累,要不是陛下坚持,我才不会自讨苦吃。”

    沈溪在吏部应对同僚很轻松,完全不需要用谦卑的姿态面对,当然他也不会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跟属下相处时,他拿出一种平和的态度,不为难你们,你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别把我当作你们的压力便可。

    孙交对沈溪的印象还算不错,但他跟沈溪相处时间太短,不会拿出王敞那样嘻嘻哈哈的态度。

    孙交更多是以对待何鉴等前几任吏部尚书的做法,把沈溪当作自己顶头上司,严格按照规矩行事。

    沈溪在吏部衙门没有停留太长时间。

    作为两部尚书,他不能只在一个衙门逗留,既然已经回朝,他还要回兵部衙门去看看,那里才是他的大本营。

    沈溪尚未出吏部衙门前,他回朝的消息已传到谢迁处。

    谢迁先是听家仆说明情况,毕竟他在长安街的小院距离吏部衙门不远,又是大白天发生的事情,并没什么好隐瞒的地方。

    没过多久,杨廷和、杨一清、李鐩三人相继到来,再之后甚至连英国公张懋也过来了。

    张懋的到来,多少让谢迁预料不到,不过想到张懋平时对朝中不公之事的耿直态度,谢迁大概猜想,或许张懋是来跟他说明情况,并且有跟他联名上奏的打算。

    但听了张懋的来意,他才发现自己想多了。

    张懋不但不是来“主持公道”,甚至还有恭喜谢迁的意思,说朝廷终于步入正轨,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谢迁跟沈溪之间关系缓和下来。

    谢迁一听心中来气:“我几时跟那小子讲和了?若真是讲和,会让他兼任两部尚书?”

    因为张懋的到来,谢迁本跟几名文臣的会谈不得不暂告一段落。

    在谢迁陪伴下进入书房后,张懋环视一圈,问道:“于乔今天怎么没去吏部?”

    旁边几人都很尴尬,他们没料到会在谢迁小院见到这么多人,因为杨一清和李鐩基本处于中立派,所以他们不太想干涉这件事,没有向张懋作任何解释。

    杨廷和倒是心直口快,“谢阁老对于沈之厚回朝之事,并不太了解……这才刚得知消息。”

    张懋略微惊讶一下,而后摇头苦笑道:“于乔,你跟之厚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谢迁不想回答,显然他还在生闷气,因为沈溪这次履职并没有得到他的准允,也没有提前跟他商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