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点头,中药所用药材,产地来自大江南北,需要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土壤盐碱性各不相同,想在一地内种遍所有草药是不现实的。沈溪虽然浸淫药材多年,知道草药的大致习性,可具体怎么种植,他也不太清楚。

    但沈溪对于中药的理解,显然高于半路出家而且因为消息闭塞无法获取有益信息的谢铎。

    沈溪跟谢铎讲解一番,谢铎不住点头。受益匪浅。

    三人行必有我师,沈溪只是个十二岁的稚子,但谢铎也是不耻下问,可见谢铎此人不像外界所传的那么食古不化。生人勿进。

    过了一个多时辰,谢铎突然想起:“倒将书房里的客人给遗忘了。”

    沈溪知道这是送客的潜台词,连忙道:“学生也该告辞了。”

    谢铎哈哈一笑:“别当老朽是赶客,其实也是年老体衰,出来这一会儿就感觉腿脚支撑不住了,等你从京师返乡时。一定要再来坐坐。或者那时,你已高中进士了吧……”

    这算是谢铎的美好祝愿。

    沈溪跟谢铎回到书房时,苏通三人站在书架前,目不转睛地看着书页,表现得似乎求知若渴,但实际上过了一个时辰,他们翻看几本书后就已经不耐烦了,但为了不给谢铎留下坏印象,只能继续“演戏”。

    当然,他们心里也有些不爽,既是一同前来拜访,结果谢铎给他们摆脸色,把沈溪叫出去单独叙话,实在是有些瞧不起人。好在他们所求的不过是一个能拜访谢铎的“名”,对于实质的内容反倒不太在意。

    见到主人回来,苏通三人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回书架上,走上前对谢铎行礼。

    谢铎道:“寒舍简陋,未及招待,还望见谅。”

    苏通恭敬道:“老祭酒客气了,学生能来拜访,已是三生有幸。”

    谢铎摆摆手:“这么个寒酸的地方,来一趟算什么有幸?时间不早了,我这就叫人送你们出去。”

    苏通、于步诚和令中杰赶紧行礼告辞。

    不管怎么说,人家是致仕的朝臣,还是誉满天下的大儒,就算来一趟连杯茶水都没喝,但仅仅是人家让你看他想方设法收集的藏书,已是多大的荣幸?

    谢铎没有亲自相送,让知客送四人出门。

    到了门口,苏通回头望了那不大的门楣一眼,感慨道:“谢老祭酒的屋舍俭朴至斯,可所藏浩瀚啊。”

    地方小,藏书多,谢铎本身便是一座移动书库,这南京城里小小一隅,已经算是南京城数一数二的图书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