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船什么的都已经备好,兵马也已基本到齐,不过在物资运输上或许会有一点儿麻烦……咱们的船只可能不太够。”

    马九核算了一下港口停靠的大小战船数量,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船只不够用。

    年前沈溪平匪,带了四千兵马,随船走的只有两千人,剩下两千半途就地驻扎,直到回程攻打上川岛时才用小船分批把人运过去。

    这次沈溪北上平匪,依然是带四千人马,虽然多了佛郎机人的三条大船,还有布政使司帮忙调集的二十几条船,但因这次战事周期更长,需要运送的物资更多,以至于船只不足仍旧是老大难的问题。

    沈溪放下手头的公文,问道:“布政使司衙门那边怎么说?”

    “布政使司的人说了,能调动的船只基本都已调来,再小的船恐怕不适宜上战场。”马九道,“如果船只数量不够,只能临时找人造船,或者从内河调运民船充数,但这些船只……怕是被海浪一冲就要散架。”

    内河船只和海船区别很大,内河船只相对较小,而且结构较为松散,冒险使用的结果,可能就是在一场大风大浪后船毁人亡,沈溪可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沈溪叹道:“可惜这会儿佛郎机人不在,不然再跟他们借几条船,或许就够用了。”

    马九一愣,没听懂沈溪的意思,沈溪已经强迫佛郎机人“借”出三条大船,让佛郎机人几乎快吐血了,要知道佛郎机人的船只可比大明的海船强太多,此时大明工匠很难造出如此海船。

    毕竟佛郎机人造船就是为了漂洋过海,如果在质量上不过关,那佛郎机人也来不了大明来做生意。

    沈溪道:“这样吧,跟随军将士说,船只不够的话,依然分出部分走6路,这次我不乘船了,随6路兵马一道北上。”

    “老爷,您……”

    马九很想说,你不乘船,那谁来指挥船队和佛郎机炮?

    南下荡平匪寇的时候,马九就现,要跟海盗作战,还是要靠大船和火炮,如果靠6路的骑兵和步兵去打,可能几年都不会有战果。

    现在沈溪等于是舍弃精良的“海军”,跟随6军行军行动,不但走得慢,而且战斗力还弱,船队那边无人指挥也容易出问题。

    沈溪摆摆手示意马九不用紧张,道:“没事,不用急行军,此番北上最重要的是稳扎稳打。”

    说是三个月内结束战斗,但其实并没有硬性要求,只要后勤跟得上,打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成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