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是沈溪,因为沈溪总是能带给他新奇好玩的东西,就比如说玉米和番薯,他在别处吃不到,更没有谁会辛辛苦苦写武侠小说给他看!

    下午日头西斜时再去参观化工作坊,朱厚照原形毕露,又拉着沈溪问东问西,把沈溪烦得脑袋都大了一圈,依然不肯罢休。

    朱厚照在武昌府仅三日,自然没玩够,琢磨着怎么才能过多逗留几日,好好见识一下风土人情。

    沈溪却不给他机会,大明江山社稷最重要,堂堂大明皇储,不乖乖地待在京城,稍有变故就会山河变色,百姓遭殃。

    沈溪可不会惯着熊孩子,既然朱厚照已经欣赏过江南、江北和湖广之地的风景,该传授的道理也都教了,根本就没必要再把朱厚照留在湖广……早送走早省心!

    等晚上回到总督府,一起吃过晚饭,沈溪送朱厚照回小院休息,然后回书房办公,揣测熊孩子多半在琢磨怎么逃走。

    沈溪准备了八十两银子作为熊孩子北上的盘缠,但他没把银子直接给朱厚照,而是交由带人护送朱厚照北上的杨文招。杨文招会一路护送熊孩子到开封府,然后再换一拨人暗中保护,一直将朱厚照送回京师。

    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在于杨文招是沈溪身边的人,不能在京师出现,否则将暴露沈溪曾接待过太子这一隐秘。在于以后朝廷知晓了,到时候再想办法应对。

    沈溪心想:“我身为湖广、江赣两省总督,乃皇帝钦命的封疆大吏,你们说我拐带太子,证据何在?就因太子来湖广一趟,就说我对太子和大明江山图谋不轨,那也太过于牵强附会了!”

    子夜时分,朱厚照再次到书房来找沈溪,说是叙旧和道别,其实是想游说沈溪,让他多留两天。

    但显然熊孩子的那点儿小心思已被沈溪看透,沈溪的意见非常简单,回京!

    “……先生愈发迂腐了,我到湖广虽然时日不多,但也听说地方有南蛮子闹事,战事波及甚广,军队这会儿正在平叛。先生作为两省总督,不能总是隔岸观火,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中,您有大才,领兵前去必能在短时间内平叛,我也可以跟着先生好好学习,参谋军机,有何不好?”

    朱厚照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沈溪让他走,他就死赖在书房里,跟沈溪瞎叨叨。

    沈溪不多理会,朱厚照爱说什么任他说。熊孩子少不更事,不知江山社稷的重要,给他讲道理没用,只能用强制手段,直接了当。

    等朱厚照说累了,沈溪把厚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