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了朝中大小事务,官员为获得政治上的便利便纷纷主动投靠。

    谢迁有意跟二人拉开一段距离,他不想跑过去凑热闹,但这么多官员居然没一人向他问好,他感觉自己被孤立了,真想拂袖而去。不过想到自己是来为沈溪争取粮食,就算有再大怨言,只能暂且放到一边。

    朝议一直未开,在众大臣想来,应该是皇帝的身体没有好转,需要调理一番,到最佳状态时才能出来见大臣。

    又过了一刻钟,萧敬在乾清宫宫门处现身,刘健和李东阳主动迎上前,知道此时萧敬必有话要交待。

    萧敬略显为难:“诸位大人,陛下的身子……不是很好,原本说是要在乾清宫正殿见诸位大人,但现在只能暂时留在寝宫接见,待会儿诸位大人一定要注意说话分寸,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定注意!”

    刘健道:“萧公公放心,老朽会提醒众臣留意。却不知今日陛下有何事相商?”

    萧敬稍微迟疑一下,转而看了下旁边人单影孤的谢迁,情形很明显,事情应该跟谢迁有关,但谢迁如今在朝中,地位大不如前,跟他能有什么关系?

    对了,事情必然是跟沈溪有关!

    在谢迁看到沈溪信函的同时,内阁也收到奏本,沈溪缺粮,在朝中已不是什么秘密。

    既然涉及西南军务,皇帝要过问在情理之中,刘健和李东阳已在琢磨稍后如何应对,显然,他们要给沈溪造成一些阻挠,免得沈溪获得军需物资后,在行事上更加极端、刚愎自用……

    说白了,文官集团看不惯沈溪快速崛起,需要狠狠地打压一番,若是沈溪因缺粮兵败垂成更好,趁机将其捉拿下狱,永绝后患。

    至于地方百姓的利益,谁在乎呢?

    萧敬最后道:“陛下之前吩咐,太子今日会列席朝议,众位大人在奏请时,太子可以发言,若诸位大人有什么意见,请提早说出,但当着陛下和太子的面,不宜太过分。陛下身子不好,想早些将太子培养成材,诸位大人请多多理解……”

    这话已经说得很客气和婉转了,堂堂司礼监太监,原本应该权倾一时,此时说话却如此低声下气,就算刘健等人再看不惯太子干政,也只能忍下来。

    刘健再道:“太子议政,有例可循,我等自然知道如何去做。萧公公切勿担心!”

    萧敬笑着应了,匆忙又回乾清宫去了,应该是对朱祐樘复命。

    众大臣等候去乾清宫寝殿见朱祐樘,一次朝议,变成朱祐樘在病榻前问话,这让众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