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一下近来跟刘瑾走得近的那些官员,即便不是翰苑出身,也有可能入阁。”

    “嗯!?”

    谢迁先是一愣,随即不屑地摆手,“不可能,就算刘贼胡作非为,也不敢如此乱来,你放心,这件事老夫会处置好,总归一时半会儿不会征召你入阁……等刘瑾倒台,老夫会想办法让你增补入阁,迟早会有你当首辅的一天!”

    沈溪心想,可不是,等杨廷和、梁储这些人都致仕了,才轮到我来当首辅!反正我年轻,耗得起。

    不过话说回来,我好端端的兵部尚书不当,去当名为阁老实则只是帮助皇帝处置公文的秘书和顾问,意义何在?

    因我的年纪,别人见到我也不会太尊敬,最多是阁臣里最没地位的那个,与其把那些前辈一个个熬死,不如早些寻求封公封侯。

    有世袭的爵位,在沈溪看来最为稳妥,总比当个顶级文臣强。即便是阁臣,子孙最多荫袭个监生或者中书舍人,又或者得到锦衣卫千户的世袭官位,如果想世代荣华富贵,只有封公封侯才行。

    至于封异姓王,在大明几乎无法做到。

    ……

    ……

    沈溪并不想在这个时代混吃等死,一心改变这个时代,留下独属于自己的历史烙印。

    而他对于兵制的一些改革,算是到任中枢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地方兵马换戍京师,是沈溪所做第一项安排,通过这件事,他间接掌控京营,也就是十二团营。

    沈溪回到京师几个月,彻底清查了一下正德朝京营世袭军户数量,士兵已降到六万人左右,这还是在加上近两万老弱病残的情况下得出的数字。

    京营的日常训练都难以得到保证,更别说有什么战斗力了,沈溪拿到情况汇报后忧心忡忡。

    造成京营人心涣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军队无处不在的腐败。

    京营每年大概五十万两银子的开支,大半被官员克扣,以至于士兵每年俸禄基本只有两贯钱左右,兵器也不配发,甚至过冬的衣物无人提供,军服一穿便是数年。

    士兵们如果没有别的营生,基本上难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此一来,很多军户几乎到了绝户的地步,或者干脆潜逃,毕竟靠一年二三两银子想养活一家老小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沈溪换地方兵马戍卫京师的奏请获得朱厚照通过后,户部迟迟不调拨钱粮,而户部的理由很简单,不能再无端增加朝廷开支。

    你沈之厚不是有本事,想借换戍一事获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