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围着沈溪事先准备好的沙盘,即便大概看懂沙盘上的山川地理形势,也都在那儿干瞪眼。

    朱厚照问了沈溪一些事,沈溪从容回答,尤其涉及鞑靼人军力,沈溪更是如数家珍。

    但当朱厚照去问那些学生时,却没一个能说出来。

    朱厚照皱眉:“沈先生,看来不行啊,这些人……不能跟朕一样理解战局,让他们当朕的谋士,是否合适?这些人要多久才能学到真本事,从军事学堂毕业?”

    沈溪道:“中低级军官深造,主要涉及带兵方略,做到令行禁止即可,若陛下要找智囊,则必须是久经战阵的将帅,或者是熟读兵书的读书人,才可以对山川河流以及排兵布阵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朱厚照无奈地道:“那意思是……这里没人能胜任?”

    沈溪看了看在场那些校尉,这些人已经是京营里比较优秀的了,至少都认字,那些由五军都督府举荐上来不认字的人全都被他打发了。沈溪可不想把军事学堂变成“扫盲班”,如果从教授识字开始,他也不知要多久才能把第一批军官带出来。

    但这些人就算认字,也无法跟读书人相比。

    虽然到了弘治年间,军户也可以考科举,但这些人本身都有世袭的官职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少有人去考科举,即便有,也多是考武举,因为这比文试容易多了。

    这次选拔的军官中,沈溪特地留意之前武举出身的那些人,尤其是武进士,现在八十名学生中有二十人是武进士。

    可就算是武进士,在沈溪看来也难撑场面。

    沈溪道:“陛下,万事开头难,如果想一步吃成大胖子,那是不现实的事情。”

    张苑在旁提出质疑:“沈尚书,您这话就不对了,之前您提出,要让陛下建立后方指挥所,但如今这指挥所只有主帅,没有合格的谋臣,如何能为前线将士提供正确的谋略,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朱厚照听到这话,没提出反对意见,显然他也觉得自己可能被沈溪诓骗。

    沈溪打量张苑一眼,正色道:“陛下组建的军事指挥所,除了陛下和微臣外,还有王将军这样经历过前线实战的将领,也有英国公等老而弥坚的老帅,还有寿宁侯这样年富力强带领京营多年的勋贵,更有今后从士子中精心选拔的军事学堂学生,怎能算不周全呢?”

    朱厚照问道:“那今天的讨论,便不能进行下去吗?”

    沈溪道:“若陛下暂时不想听学生的意见,那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