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瑾跟花妃聊过后,得意洋洋地离开豹房,他没有回宫,直接返回自己的宅邸。

    张文冕已经回家去了,只有孙聪留下来帮他批阅奏本,同时一些地方上的奏本誊本也需要其过目。

    见刘瑾回来,孙聪连忙起身行礼。

    “不必起来说话。”

    刘瑾对孙聪很客气,问道,“今天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孙聪摇头:“新年这段时间京城各衙门都在休沐,朝事基本要等到上元节过后才会处置,这几日都风平浪静……倒是地方上有些不安稳,听闻黄淮一带闹流寇,地方上疏,请朝廷派兵征缴。”

    刘瑾皱眉:“如今国泰民安,居然还有流寇存在?地方卫所不能自行将其剿灭吗?居然要朝廷处置,看来事情不小。”

    孙聪道:“具体事项没有详细奏报,毕竟是年底发出的奏本,地方上应该料到奏本到了京城正处于各衙门的休沐期……照理说这件事应由内阁进行处置,谢阁老可能因此而去乾清宫面圣。”

    “哼哼!”

    刘瑾语气间极为不屑,“光是个谢于乔前去面圣,闹不出什么波澜,只要咱家跟陛下说,只是几个小小的流寇惹事,陛下绝对不想多过问……”

    “又非什么北夷南下的大事,陛下可不想为了几个小毛贼而大费周章,如此也可杜绝兵部姓沈的小子借机做文章。”

    “但凡涉及兵部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好事,咱家算是看出来了,姓沈的小子的确是咱家在朝最大的对手。”

    说这话的时候,刘瑾将拳头握得紧紧的,好像跟沈溪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

    孙聪请示道:“那公公,这件事您准备如何应对?”

    刘瑾道:“先不管,试着去问问焦大学士,看内阁那边反应如何。如果这件事本身没有闹大,就让它自生自灭好了,这时候可不是谁想面圣都可以的,就算是沈之厚那小子,如今想面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是!”

    孙聪见刘瑾没做出太多应对,也就不纠缠这个问题。

    在孙聪看来,地方上的小变乱,的确跟刘瑾挨不着边,没必要因此而劳神。

    刘瑾道:“年初这些天,朝中有无事情?民间有没有什么于咱家不好的传闻?”

    孙聪将之前关于地方闹盗乱的奏本誊本放下,谨慎地道:“公公莫非不知,谢阁老头几天跟朝中一些大臣联络,准备一同前去面圣,跟陛下奏禀,似要请求重开午朝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