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铎的辞呈算是其中份量最重的存在,二人递交辞呈几天后,户部尚书刘玑也递交辞呈

    或许刘瑾意识到这是文臣对朱厚照施压的一种方式,干脆让刘玑也以请辞的方式来试探朱厚照的底线。

    刘玑递交辞呈后,刘瑾来到乾清宫寝殿,将事情告知朱厚照。

    朱厚照刚睡醒,准备回豹房带花妃到市井游玩,被刘瑾耽搁行程,顿时火冒三丈。

    “……一次有十几名大臣乞老归田?怎么会这样?”朱厚照很生气,好像那些大臣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一样。

    刘瑾显得很为难:“陛下,多半是因为您在上元节那天……”

    话说了一半,刘瑾顿住了,他的目的是提醒朱厚照,点到为止即可。

    朱厚照脸色漆黑:“这些人就喜欢给朕捣乱,现在连内阁大学士也请辞,朕到底是挽留,还是放行?”

    这问题似乎是在问刘瑾,但其实朱厚照是自言自语,因为这会儿他正在分析利弊得失。

    刘瑾趁机建言:“陛下,有些大臣的确年老体迈,比如说国子监谢祭酒,是时候回乡颐养天年,至于一些大臣……若实在有离去之心,陛下又何必勉强呢?”

    朱厚照眯着小眼睛,打量刘瑾一番,然后问道:“你把话说明白一点,哪些人该留,哪些人不该留?”

    这下可把刘瑾问住了,他本想让朱厚照自己琢磨,未曾想朱厚照居然把问题抛还给他,让他无从回答。

    无论说谁去谁留,都会让朱厚照生疑。

    最后不得不把自己派系的刘玑搬出来,刘瑾道:“户部尚书刘玑,任上碌碌无为,何不让其就此离开朝堂,换了旁人来坐他的位置?”

    “嗯?你说刘玑?”朱厚照仔细琢磨一下,才想起刘玑是谁,摇摇头道,“不合适,不合适。”

    朱厚照说不合适,不是他想起刘玑能力如何,而是他实在记不得刘玑做过什么事情,也没觉得刘玑从朝中退下去是正确选择。

    刘瑾心里一松,随即问道:“要不就……王大学士?”

    “嗯?”

    朱厚照抬头看着刘瑾,似乎有问题想问。

    刘瑾哭丧着脸道:“陛下,您实在是在考老奴,老奴只是把朝中的事情奏报上来,让您做出决断,可不敢随便决定大臣去留……但老奴隐约觉得,若这些人乞老归田,一个都不放行的话,那些大臣未免更有恃无恐,那下次乞老的人可能就更多了。”

    朱厚照闻言沉思,半晌后断然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