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坚持了,但是副校长看他一眼,很无奈地表示,“你觉得咱们学校比江夏大学怎么样?”

    “江夏大学……无非就是个985,”导师很无奈地回答,985和211的差别,还需要我说吗?“反正就我研究的方向,也没差了多少。”

    “你要让她辍学,她回头就能上江夏的研究生,”副校长也很无奈。

    “那就让她去上呗,”导师也来气了,这么操作……她起码要耽误一年学业吧?他本意并不想误人子女,但是拿江夏大学出来,这是吓唬谁呢?“咱们庙小嘛。”

    “如果是郑继科帮忙操作呢?”副校长毫不犹豫地反问,“如果你没听说过这个人,那你现在就坐在我这里,上网搜索!”

    只要她能进了洛华,这将来是铁铁的杰出校友,甚至可能解决很多问题……你让她辍学?

    如果没有“郑继科”三个字,副校长可能还会端着一点,你洛华再牛,牛不到高校来呀。

    但是有郑继科,那就不一样了,这人纯粹就是凭着冯君舍友的身份,进入的江夏大学。

    他进入江夏大学之后,冯君继续力挺,那个论坛虽然没有什么影响力,主要是校友捐钱的仪式,看起来像是个笑话,但终究请了不少人去旁听。

    不管怎么说,据说后来多个大学想挖角郑继科,不是985就是211,也有普通大学出手,但是都觉得自己的底气差点。

    郑继科没有走,但是转头就有两条常青药剂生产线落地江夏,江夏点名他兼职总工。

    这些消息有的能信有的不能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郑继科虽然不是江夏大学的领导层,但是特招一个硕士生真不算多大事情。

    重要的是,他极有可能不需要特招彭若薇,直接办理转校就够了,江夏那边绝对会支持。

    至于说本方学校拦着?拦毛线啊,落江夏大学的面子,咬咬牙也许能做到,但是落洛华的面子……有一个算一个,谁敢站出来说一声“我敢”?

    “不用搜,郑继科我知道,”导师艰涩地回答,“江夏大学搞的那个资源再生方向的论坛,跟我们文旅项目沾边,我虽然没有参加,真的关注了。”

    资源再生偏重环保一些,然而,环保和文旅虽然分属不同学科,看起来相距很远,但还真没有那么遥远,文旅项目必须注重环保,而环保做得好了,才可能打造出新的文旅项目。

    副校长无语地看着他,那意思是:你明白了?

    导师当然明白了,虽然他还是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