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头了。

    关荫就给花骨朵科普秦州那边的风俗。

    也不仅仅是秦州那边的风俗,黄土高原到关中平原的交界处,三个地方基本上都有一个风俗,年前出嫁的女儿,年后要回娘家,在农村,主要要办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端礼,这个其实就是串门子认亲戚家门,按照风俗,小两口带着礼物上门,老丈人家的亲戚要随喜,而且还不能随便来。

    小两口进门,放下礼品,新女婿坐上炕头,陪主人可请来的客人聊天,这叫深入了解,出嫁的姑娘得回厨房帮厨。

    据说,这是在旧社会形成的一种另类考察男方家的条件和人品的招数。出嫁的姑娘,如果在厨房没有见啥都想吃,那就说明在婆家没受虐待,吃的还行。再一个,厨房里的手艺,出嫁的姑娘要在婆家没进步,娘家就得批评了,但如果进步太大,那就说明自家姑娘过去是给婆家做饭的,那也是吃苦。

    吃饭的时候,小两口得先给主人家和请来的有身份的客人敬酒。

    这敬酒有讲究,不能用手直接敬酒,得找个托盘,里头放六杯酒,六六大顺,先给老丈人敬酒,这叫敬泰山,然后给丈母娘敬酒,这叫敬泰水,然后再给长者敬酒,这叫认半个亲,然后就是跟邀请来的客人,以及家里的大姨子小舅子们敬酒,意思就是从今以后就一家人了,共吃一桌饭,共饮一壶酒,这叫有福同享。

    到别人家也一样,但多了一个流程。

    给长者敬酒之后,长者会拿点“小意思”随喜,十块八块不少,一百两百不多,一般现在都是一两百。

    喝过酒,小红包放在托盘里。

    这就是心照不宣的端礼。

    一般出嫁的女儿春节回娘家,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就明白:“得准备红包,看关系准备多少合适。”

    端灯就更讲究了。

    元夕当夜,出嫁的姑娘娘家用酒谷面做成十二生肖油灯,清油灯,十二个小的,然后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有的地方是给老丈人丈母娘做灯,用酒谷面做两个台灯到半人高的,属于丈母娘和老丈人的生日生肖的灯,有的地方是做出嫁的姑娘的生肖灯。

    到了这一天,基本上全村的人,只要不是仇人,一般都会到家里去沾沾喜气,看完端灯也别急着走,你得多多少少拿点,小油灯啊,亲近一点的亲戚朋友还会从大灯上拿一点,吃其实未必好吃,有一股子油燃烧后的焦味,主要是图个喜庆,沾点儿喜气。

    当然了,这两件事可以看成同一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