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荫弯着腰钻出“工作室”,看了两眼站在院子里的青年。

    两人看他就跟看金元宝似的不由让人不喜。

    关荫看那两人穿的还都可以,至少不是衣衫褴褛,还有个打了耳洞戴着耳钉,手腕上还有一串金链子,就觉着有些奇怪,看起来不是一般家庭的人啊,费力吧唧跟着一个注定无法创造任何价值的大爷忙啥?

    这时,大爷从屋里钻出来,顺手把门锁上,顺口问了那俩一句:“这次怎么都这么快?上次申请的五万块钱都不给,这次十多万怎么这么快就批了?”

    啥?

    关荫听着有点不明白。

    村长乐呵呵在旁边介绍:“就是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费用,为了保证这门手艺不失传,上头派人来发了证明,按照这个证明一年能申请两三次费用,有这笔钱这个东西才能继续维护下去。”

    那要不给你能怎么着?

    “那我们就上网说有人不注意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万一要让外国人抢走了怎么办?”大爷情绪很激动,把簸箕扔在院子里跺脚,“我们是为国家做贡献,这点钱不给我们那还算是对待功臣的态度吗?”

    玛德!

    这种就跟去风车那边买瓢,然后跑回来吹嘘“为国争光”的那帮制杖没啥区别。

    关荫详细咨询能不能扩大一下宣传让更多的人来继承这门“手艺”。

    大爷没说话俩青年急了:“人都会的玩意儿还能是好东西吗?”

    关荫就点头,看来,在收拾那帮非要当“贵族”的玩意儿之后还得收拾一下这帮“靠不要脸吃饭”的玩意儿。

    他就问大爷:“这手艺要传给别人应该不存在太大问题吧?”

    大爷点上一锅旱烟吹出个烟圈:“祖传手艺别无分号。”

    那就不能摒弃你这破玩意儿?

    “那不能,反正保护这些东西只是我们的权力,国家只要发钱就完事儿了管那么多干嘛。”大爷说的理直气壮。

    关荫明白了,这意思就是让别人花钱养着你们这些成天啥也不做就等着吃的玩意儿?

    按照你这么说是不是有些祖上提笼遛鸟的玩意儿也该申请一下给他们保护“传承”啊?

    “一大把年纪了,连时代要抛弃你根本不会打招呼的道理都不懂,那也只好让你在山里继续研究你的祖传手艺了。”关荫心里想。

    那两个青年倒也有些眼色,知道关荫要把这事儿搅和掉那太简单了。

    那俩就凑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