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荫请来师长请求他背后指挥。

    这一下还真凑效。

    毕竟人家是真正手握重兵的军人,一居中调整瞬间把鬼子的气势提了上来。

    “但是这有我军的气质,这并不符合。”仙儿也有办法,拿起电话立即让道具组的技术小组上山。

    仙儿下令:“你们的作用就一个,把剧本要求的鬼子兵的剧情,翻译成我们能懂的军事术语,把军事术语传达到敌军的指挥部,另外,你们熟悉那段历史把那个时候鬼子部队的主要气质描写出来,要在敌军指挥部的帮助下,把敌军设计出来的气质表现出来。”

    技术小组立即行动,很快拿出一场战役的行动计划。

    此外这帮人还按照当年小鬼子的行军作战战术,现场为扮演敌军的半个团进行培训。

    比如下山的时候,鬼子是不会用我军的屁股刹车战术的。

    他们并不呆板的战术要求他们怎么下山,剧中就要反应出这种战术。

    我军则是怎么能快速靠近敌人就怎么来,翻滚下山都没人管你。

    这是由于战争物资的充足程度决定的。

    你要给我军一人一挺ZB轻机枪,我们也能打出排山倒海的战术。

    中午的时候山下送上来饭菜,就地吃一顿之后继续排练。

    这一次就有点样子了。

    大彪摔帽一出,我军那股子彪悍味儿上来了。

    鬼子那边也表现不错,端着三八大盖下山的鬼子有他们的战术,提着列强供应的武器的也有他们的战术,甚至根据资料,要求轻重机枪根据战争需要前置的机枪阵地也很快推到了前面。

    这是关荫印象中《亮剑》剧组没有达到的,毕竟比起他掌握的剧组原剧组的资金实在太少了。

    另外原剧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群演实在太出戏。

    至于我军的战术和敌军的战术细节,那也是经过请教专业人员仔细设计的。

    要不然,想把原本二十多集的内容扩展成翻倍还不能让剧情丝毫拖沓那可真不容易。

    不注水还要延长剧集,那不是一件轻易办到的事。

    一场排练圆满结束,但仙儿想下午就把这场戏拍完。

    “她俩要过来估计得三五天才行,等她们过来咱们先把提前的情节拍完,时间不等人,相信那俩妖精还不至于让本宫执掌镜头就暴跳如雷。”仙儿说。

    大师哥一想也行,连忙打电话请示二位娘娘。

    赵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