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烦躁地拉起被子蒙头,烦死了,起那么早干什么。

    客厅旁边的练功房里,赵姐姐在吊嗓子,景姐姐在拉筋,一旁的健身器材上,关荫单手吊着单杠一上一下,跟个神经病似的。

    小可爱远远的地方,小屁屁下垫着地毯,双手托腮,看着爸爸妈妈忙自己的,人家好幸福呀。

    忽然,小可爱撅着小屁屁爬起来,学着赵姨姨,背着小手,迈着四方步,绕着地毯来来去去走了两圈,亮开爸爸妈妈遗传的嗓音,清脆地唱道:“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

    小家伙气儿不足,唱一句,喘口气,唱一句,喘口气,而且,也没有带余音,就那么一句,唱完拉倒。

    关荫吊在单杠上和景姐姐面面相觑,唱的特别好,你看那台架,那小手儿兰花指,那小短腿互相交叉着,要说也没得挑,可问题是,这是京剧唱词,怎么愣是唱出了大秦腔的味儿?

    不约而同的,俩人一起向赵姐姐瞩目。

    赵姐姐云淡风轻:“遗传,没办法,你们应该懂得。”

    不,我们不懂。

    景姐姐很想拉着赵天后聊聊人生,你说你唱就算了,把我们家小可爱带偏算怎么回事儿?

    就在这时,小可爱又换了腔调,摆出花旦架势,坐武旦横枪立马势,脆生生唱道:“梨花枪,似雨点,杀得番兵心胆寒——”

    这景姐姐不懂,可关荫懂。

    这是大秦腔里柴郡主的唱段儿,杨家将的戏里,是少有的鸾凤和鸣大团圆的戏份,最关键的是,这是赵姐姐的成名作,当年十八岁登台,一曲,博得满堂彩,随后顺理成章获得梅花奖,应该说,大秦腔就是赵姐姐的代表作,排名靠前的代表作。

    这要不是赵姐姐教,小可爱上哪学这台架,学着唱段儿去?

    看到那两口子对他侧目而视,赵姐姐淡然道:“这是我教的。”

    你承认就好。

    “可问题出在你身上。”赵姐姐小手一指小师弟。

    关荫不明白,咋就出在我身上了?

    “勒马横枪,不是你练武时候的招数吗?你女儿看到好多次,想学,我当然不能不教对不对?”赵姐姐振振有词,“再说,学秦腔怎么了?不好吗?”

    “好!”小师弟很高兴,我娃儿就是乖,就是聪明,学得好!

    可景姐姐不乐意,凭什么?

    我是天后,流行乐坛天后,凭啥我娃儿不学我,非学你赵天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