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明了,要不然那就不是小改动,那是改头换面了,这段的时间人家还要考虑剧本的问题呢,再一个,要彻底改头换面,那就成了他们的风格的歌曲,当然更不符合孟老师的要求,早就跟你说,欣赏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你得有耐心,尽量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去品味这些歌曲里的韵味儿,韵味儿是流动的东西,你就是不听。”香水的鱼批评包括花骨朵在内的一大群人,“听两句就说好听,三句不点题就说改编失败了,娃儿长大还需要先吃牛奶在吃饭呢,你们着什么急?”

    花骨朵:“对,我得给咱家娃儿先准备奶粉。”

    这种二百五你说还怎么跟他正经说大事?

    听到后面的网友听懂了。

    是轻微的改编,只在编曲中加了一些拟声的东西。

    “曲中有轻微的炮火硝烟的声音,这就明白了。”孟都道,“再回头听一下欠揍,我就听出四句话。哥哥去革命,妹妹苦苦等,一盏老油灯,等来一条魂。”

    对头。

    “这也太麻烦了吧?”

    奇怪的是,这么说的人还不是网友,而是娱乐圈的一帮“歌手”。

    “一首歌曲如果要这么多先决条件的话,还不如直抒胸臆,赞美就赞美歌颂就歌颂,那么遮遮掩掩的反倒不利于传播。”唐芝也质疑道,“我这么说,应该能代表很大一批观众对吧?我的音乐素养的确很差,跟没接受过音乐教育的人一样,要让我去听细微的描写,我是真的听不出来有什么高明之处。倒不如要说什么前面一语道破。”

    “也能代表一种看法,但你的办法不是好办法,最简单的欣赏能力是不需要太多美学教育基础的,对现阶段的我们来说,欣赏音乐美学还需要正确的引导,至于平铺直叙,嗯,这个不跟你们说,你们所谓的平铺直叙已经是……天知道什么修辞手法,可能我们接受的国文教育和你们经历的国文教育不是同一个位面的。”孟都嘲讽地道。

    “为了那么一点受众人群花那么大力气学这些不值。”一些流量“歌手”态度很坚决。

    口水歌,rap,那受众群体那么大,拿下这个市场就够吃了,而且还不费力气,谁乐意学那些怪里怪气的东西啊。

    到也有支持的。

    “我就很支持这种想法,现在是什么时代?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了,你学那么多土里土气的,你哪比得上随便唱唱突然火了,大家赚钱都挺忙的,哪来时间学那么多东西。”关荫大力支持。

    流量“歌手”们连忙闭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