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道:“云想衣裳花想容,”而后眉梢微微一挑,轻笑道,“春风拂槛露华浓,”而后竟好笑一般哈哈笑了一声,长叹一声,高声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咦?

    这人怎么跟神经病似的?

    “这是在写太真,何尝不是在写自己,”国子监解读道,“这首诗,往往被人认为是雍容华贵的,写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的。在这里,也算是一家之言,有了一种新的解读。”

    “明白,前两句怎么花团锦簇,怎么华美无比都不过分,既是写花,也是写人,后面两句拔高了气质。嗯,大概在自负的太白心中,自己的才能就是这样的惊世骇俗,那样的惊天动地。”网友们会意。

    但这首诗能这么解读吗?

    为什么不能?

    这……

    “不是,第三句断句不是‘若非,群玉,山头见’吗?”新南方官微很奇怪。

    “这个,这大概是一些剧组断句的习惯吧,这里是一气呵成,避免了这个争议。”国子监道。

    太白手不停,却没有饮酒,闭目想了片刻,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可你笑容怎么看怎么觉着,就,有点嘲讽?

    也不是嘲讽吧,应该是自嘲?

    “当然是自嘲,杨太真凭借无双的美貌获得了唐玄宗恩宠,诗人自觉身怀本领,至少同样也是杨太真的美貌级别的治国才能,却无法得到重用,一对比,要不自嘲就奇怪了。”网友们不等国子监提醒立马猜到。

    清平调第二首。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太白手下写的很快,口中抑扬顿挫念诵。

    然而,这两句写完,太白沉默了很久。

    “他手抖什么?”网友们这下不明白了。

    国子监解释:“接下来的两句,是‘尊题材’的写作技巧了。但诗人自己的自比只是他心里的想法,这首诗流于外表的当然还是赞美太真。对于李太白肉眼,大概这是很羞耻的一件事。”

    懂了。

    “翰林?”高力士催促。

    “清平调,调声。”太白脸色一收淡淡道。

    高力士讶然:“不需修改?”

    “一字不改。”太白手下写的更快。

    写完,高力士探头一瞧,才读了出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

    “漂亮!”

    “嫌弃的自己都不想看了,太白很可爱啊!”

    “大哥,这是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