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加此名号,仅为虚衔。但即便如此也是一等荣耀了。

    除了赵宗谔外,凡濮王一系子孙及鲁王一系子孙都升官一等,升迁者达二十人。

    赵允弼则拜中书令。

    反正此事一出,百官听说了皇子赵顼建议的,于是各个都称赞未来的皇帝是一位仁君。

    连当初与他们争过皇位的宗室都可以善待,那么又有什么人不可以善待呢?

    一时之间,众官员们对于赵顼都有了一个好的评价。

    秋去冬至,到了十一月时,官家身子一直不好,这一次又再度病倒,而且病得比前一次更重了。

    赵顼听从韩琦的话寸步不离官家,几乎是整日整夜守在御塌前。

    赵曙时而清醒,能说几句话,时而则只能指着口却一句话都说不出。

    赵曙的长女徐国公主要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前。

    赵曙对赵顼道:“士大夫之子都是尊敬帝女,以升行来避舅姑之尊。朕曾经思此,夜不能寐,以为废人伦,不可为天下法。先前福康公主不是因此与驸马舅姑反目,以至于此生不幸么?”

    “我思此当予以厘正,以后朕的女儿嫁人都废除升行之礼。”

    赵顼听了十分感动,之后徐国公主嫁人,皇后高滔滔与赵顼亲自将他送至王家的家中成婚。

    王家上下见皇家如此礼重,无不感动。

    这也是赵曙最后决定的事了,到了十一月西夏又来入侵,官家忧虑加重,而且这时候已是数月不朝了。

    到了治平三年的十二月。

    官家已是彻底说不出话来了,众医官们都是束手无策,高皇后立即将韩琦等一众宰执请来探视。

    韩琦等人看着躺在病榻上了皇帝,这似曾相识的一幕在四年前上演过。

    当时先帝也是病成了这样,如今新君也要撒手人寰了吗?

    众大臣们哭了一阵,然后韩琦抹了把眼泪对赵曙道:“陛下已是数月不朝了,这时候大臣们都很担心陛下的龙体,还请陛下早下决心立皇太子,否则天下人心惶惶。”

    众宰执们都是附议。

    而官家睁开眼睛看了韩琦等人,只是微微点头却不说话。

    韩琦立即吩咐道:“立即请纸笔来。”

    官家颤颤巍巍地僵着手在纸上写出来的字却是如天外飞仙般,到了这一刻连笔都握不住了,众大臣们也不敢扶着官家的手写字。

    韩琦等人只能道:“用墨沾官家指上书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