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道:“陛下,臣千苦万苦也!”

    想到此事,章越目眶微红。

    读史书时,一个人名就是几个字,而如今则是活生生的人。

    永乐城之败后官家知道自己战略进攻的方向错了,并又让吕惠卿知太原府。

    元丰八年,官家仍不忘灭夏之事,对李宪道,若成浮桥,以本路预集之士,健骑数万人,一发前去荡除巢穴……

    但数月之后官家病故了,元佑后,宋朝停止对夏用兵,从全面进攻到了局部进攻,再从局部进攻转入全面防御……

    也就是,官家到临终前才将对西夏的攻略,重回到熙河路出兵上来。从熙河路出兵照样可以进攻灵州。

    在错误的路线一直走了那么久那么久。

    真实的历史实令人不忍。

    而如今未来是否能有变化?

    章越默默仰望星辰。

    次日徐禧引李稷来见章越。

    李稷的父亲李绚与吕惠卿的父亲乃是同年进士,因这层关系李绚投了吕惠卿帐下。

    李稷现在正为邓绾授意御史周尹所弹劾,正是狼狈不堪时。

    李稷对徐禧道:“我虽不是什么撩之人,但最厌的便是如此被人如此考量,实在是如被弱在秤上称量一般。”

    徐禧道:“章相公不似他人。我出身布衣,非科第出身,尚被他青眼相郑你又何必担心呢?”

    “他最是惜才不过了。”

    李稷心道,未必是,若是一会他稍露轻视之意,我立即便走。

    李稷闻言点零头道“好吧。”

    走到门外,黄好义告诉他章越正在见客。

    徐禧问:“是何人在内?”

    黄好义道:“是苏子瞻荐来的,此饶文章有屈原,宋玉之姿啊!”

    徐禧道:“能得苏子瞻称赞的并不是一般人,我要看一看。”

    黄好义道:“是一个俊秀的少年郎君,此人姓秦名观,除了受苏子瞻推举,也是孙莘老的亲戚兼幕下。”

    徐禧知道孙觉与章越,都是陈襄门下。

    “可有进卷观之?”

    徐禧看了数篇秦观的进卷叹道:“果真是人才,这般文章我这辈子也写不出。”

    李稷不服取了秦观进卷看后,心底自负之情顿消,他心道,不过随便一个拜会章越的读书人,便有这般水平。

    徐禧对李稷言道:“章相公如今拜相,名声又高,四方俊杰皆入他的幕中,此可以称得上是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