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好的。”

    他遥遥望向远方,眼眸中有几分湿润。

    ……

    延和殿上。

    昔日此殿上王安石与司马光有一场经典的辩论,其中围绕着郊赐要不要发下去,进行了一场争执。

    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横征暴敛。

    王安石则举出了桑弘羊的‘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司马光说了天下之财都有定数,不在民则在官。

    王安石说可以取财于天地。

    这一次辩论可比当年盐铁之论,正式开启了熙宁变法。

    当时章越恰逢此会,提出了一个建议,让王安石司马光这场辩论不要局限在二人之间。

    当下两制,待制以上商量,不过此事雷声大雨点小。

    而今又到了延和殿上,众侍从们齐坐一殿,让章越如愿以偿。

    章越如今为史馆相,自是要监修国史,这不是虚职而是实职。

    从唐朝时便有宰相修史的传统,历史上利用修史引发政治事件不计其数。比如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司马光要‘以母改子’全面废除熙宁新法,而章惇则认为‘以子改父’不妥之间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为了配合‘以母改之’,旧党便拿神宗实录做文章。

    先是蔡确提举修史被罢,司马光继之,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继之。

    当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等及范祖禹都参与修史,大肆批评熙宁之政,而新党这边陆佃和曾肇进行反驳。

    黄庭坚说对方‘盖佞史’。陆佃说对方‘诽谤书’。

    绍圣时,章惇为相看了神宗实录大怒,参与修史的官员都被他放逐。

    ……

    而今章越在延和殿,以监修国史为名目,召集众侍从询问熙丰之政国史如何编定的问题。

    众人列席后,章越道:“国史取舍,关乎荣辱利害,自北魏而起,修国史为重臣宰相之任,我自受命监修国史,不敢擅专,请诸位在此共议!”

    章越仍是如旧,不抛任何政柄,让你们自由讨论。

    可是章惇等看到孙觉,陈瓘,苏辙几副面孔时,都知道章越此番是来者不善。

    修史就涉及熙丰新政之论,孙觉率先提出议词,之后众人对同一事各说一词。

    众官员们就其对错,不免当场辩论起来。

    章越坐在上首默然听之。

    这样的辩经,自己年轻时为臣时,还是很喜欢的。有参与国家大事讨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