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前往永嘉与管师复,管师常和林石会面。

    先派人送了帖子定了日期,章越再乘舟沿瓯江前往永嘉会面。

    暮春的瓯江水裹挟着山间新发的绿意,在青石滩头卷起细碎的银浪,章越想到初入三馆时,在阁中翻阅到的《永嘉图经》。这本书著于隋初。

    永嘉在隋唐之时便已是江南重地。

    永嘉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还未开海禁时当地商人已与高丽进行贸易往来。

    现在自苏轼出使高丽之后,章越出于联高丽,抑制辽国的打算,决定全面开放对高丽海禁,允许商人通过皇商的形式与高丽贸易往来。

    商人们也不再遮遮掩掩,以买扑的方式获得皇商的身份,开始大举通过海路往高丽,耽罗贸易往返。

    永嘉虽说不如密州,明州,泉州海贸发达,但已见雏形,同时在交子盐钞货币的流通下,也促进了商业发达。

    江水在乌篷船底嘶鸣着裂成粉末,章越凭栏远眺两岸层叠山峦。此地山势如锁,逼得江流在岩壁间曲折奔突,他有时候在想一个问题,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叫长时段理论。

    就是生长的地利环境对人的性格和文明的影响有长期的惯性和影响。

    好比热带地区,从古至今就很难孕育出强大的文明。

    闽地浙地部分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耕地稀缺,商贸发达,所以人自然而然就比较务实,大家不讲虚的。山田瘠薄养不活诗书世家,向海讨食的艰险自然催生出现实主义。

    章越乘船在瓯江上,想到理学传入永嘉时曾言道,乘舟溯瓯江,载洛书而归。

    “相公且看,前方便是双潮亭。”船夫竹篙一点,乌篷船灵巧地绕过礁石。

    船顺风而行,章越眯起眼,果然望见临江崖壁间飞檐如鹤,三个青衫文士正凭栏作揖。

    船停泊靠岸,三人对章越道:“蒙建公相召,我们在此远迎,还请建公移驾至下游风鹤楼,早已备下宴席为了你接风。”

    章越道:“不敢当,两位师兄,我当年在未及第时,我老师门下多受你们的指点。今日不论官阶,只叙同门之谊。既是叙旧也是有事求教,这位是塘岙先生吧。”

    对方应了。

    章越“正好,我船上有些酒馔,咱们取到亭中边吃边聊,之后咱们再四处走走看看,不知意下如何?”

    三人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章越笑了笑,当即命黄好义从船上取些早备好的卤豆腐,酱鸭,熏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