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官家病重之故,元丰八年的科举春试也是延期。

    在春试之前。

    则是国子监监试。

    自朝廷实行三舍法后,对监试进行改革,上舍生可以直接授官,或者免去省试,或免去解试。

    后随着太学名额扩充,以及蔡京提议从州县中选拔太学生,实行寒门和官籍子弟参半的制度,提高太学的号召力,如今成了天下读书人首选之地。

    今日国子监学子已不必通过监试而获得解额。

    国子监监试便可直通省试,甚至殿试。

    汴京细雪初融。国子监明伦堂前古柏森森,檐角铜铃在料峭寒风中叮当作响。廊庑间学子们交头接耳,说的尽是宫中秘闻

    官家病危的消息早已是不胫而走,而高太后召司马光进京之事,也是随之掀起了波澜。司马光是旧党的旗帜,也是风向标。

    他居洛阳十五年,天子屡召都不进京,这一次官家病重,高太后一召即行入京。

    这意味着什么。

    章丞独坐东厢考棚,望着案上素笺怔忡出神。这一道题目是以经世济民为题进行阐发。

    章丞提笔欲写,突然想到自己之前的解试中,,将淮南机户“三日断五匹,犹被催税急“的惨状写得淋漓尽致,结果被考官朱笔批注“语涉怨望“四字罢落。

    同时还遭到同窗的奚落嘲笑。

    这一次国子监监试如何呢?

    众所周知如今解试不难,国子监试才难。

    但这一次章丞想了想心道,白乐天有云文章合为时而著。黜落便黜落,若不能直抒胸臆,还要此功名何用。

    而这一次监试官蔡京正负手踱过朱漆回廊,这位力主“广开太学门径“的开封府尹。此刻眉宇间凝着阴翳——司马光回来了,旧党还朝怎好。

    狼毫在澄心堂纸上悬了半刻,章丞终于落笔。

    《论四民同道》。

    在文章中,章丞写到‘孟子》曰:“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昔管子通轻重之权,齐纨鲁缟尽为利器;张良辞三万户,高祖遂得萧曹运筹。今免役法行,官需民供之弊革,机户旬增一机,蚕妇日得百钱,此正“衣食足而知荣辱“之验……

    写至墨迹淋漓处,章丞想到父亲在浙江处,为百姓发声之景。

    又想着周行己对自己,钱塘江畔千帆竞发,这每艘商船载着的,都是活民济世的学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