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回头一看,讶然道:“大王?”

    赵璩定睛一看,这才认出是杨沅。

    赵璩有点懵,愕然道:“二郎?本王记得,你不是在皇城司任职吗?”

    杨沅:“……枢密院。”

    赵璩憬然道:“哦,对对对,枢密院。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杨沅道:“皇后娘娘钦点,下官暂被调入御龙直听候差遣。”

    皇后钦点?

    赵璩心思一转,便明白了皇后的心思。

    吴氏虽然是一位贤后,但……终究是对他这個自己养大的孩子更偏心一些。

    赵璩暗暗叹了口气,看看杨沅,不放心地问道:“你进了殿前司,那你还考不考状元?”

    杨沅道:“考啊,下官只是暂调。”

    赵璩点点头,欣然道:“好,这进士,还是要考的。”

    赵璩若是对一个人投缘,那是真的掏心掏肺的对他好。

    赵瑗和他都是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子孙,但是到他们这一代,已经传了七代了。

    你和你六代之前同一个父亲的亲戚,现在能有多亲?怕还不如一个同学、一个同事亲络吧。

    赵璩与赵瑗何尝不是如此。

    但,他看赵瑗投缘,就对赵瑗真的好,对杨沅也是一样。

    大宋重文抑武,就算枢密院和兵部也是一贯由文官把持。

    像杨存中这种武将临时掌握枢密院,只是特殊时期的特例,不可能持久。

    赵璩对此心知肚明。

    不管在位的是他养父赵构,是他大哥赵瑗,还是他,只要时局稳定下来,第一件事,一定就是把杨存中从枢密使的位置上调走。

    武将本已领兵于三衙,如果再掌握了拥有调兵权的枢密院,谁敢保证不会再现五代十国弑君如屠狗的一幕?

    况且,没有大战,武将的升迁就太难了,杨沅若想走的更高更远,就必须选择最正确的一条路。

    再往前去,两人就要分道而行了。

    赵璩向杨沅挥了挥手,正要随那内侍离开,杨沅忽然道:“大王在天目山下的别院,今年可能落成么?”

    “嗯?”

    赵璩不明白他何以突然问起此事。

    心念一转,赵璩就懂了。

    他深深望了杨沅一眼,道:“别院今年一定建成,到时本王邀二郎同去一游。”

    他这样一说,杨沅也懂了。

    杨沅抱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